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

2020-02-04 10:59:33   来源:云桥网

2019新型冠状病毒呼啸而来,来的这么快,这么猛烈。

不出门,在我们身边时刻宣传着。

可是在危难时刻,却有一批人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们离开家门,带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前往最危险的疫区。

他们是谁?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从医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武汉发现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严丽说,“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穿上隔离服,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坐诊10到12个小时,是坐发热门诊的常态。“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明显费力。写病例也会变慢。”

  1月5日,严丽发现自己发烧了。“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严丽说,“非典”时,她还年轻,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成了那个“说”的人。

  所幸严丽患上的并非新型肺炎。退烧后第三天,严丽返回工作岗位。“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孩子的承诺,严丽提交了休假申请,获得医院批准。疫情严峻,但考虑她是肿瘤患者,开过4次刀,长时间连轴转没有休息,科室建议她按原计划正常休假。

  20日,严丽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去机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严丽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最“可敬”的教授,84岁主动奔赴武汉一线

  今年已经84岁的终南山在临近过年的傍晚,第一时间乘坐高铁冲向武汉防疫第一线,了解最新情况,寻找解决方案。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这位老教授没有选择退缩,在家与家人一起过年,毅然选择做了一个逆行者。

  到达武汉之后,第一时间听取有关人员回报的情况,操劳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没有休息时间的钟教授,在防疫一线,经常忙到深夜,空闲的时间里还向公众解读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以及如何防范。


疫情中逆行,有我在

  大年初二一早,在接到安心驿站发布的志愿运送需求后,义乌站驿站长王庆民和站友任超第一时间驾驶货车从900公里外的安徽老家分别赶往浙江杭州和丽水接货。

  王庆民说,出发之前自己也担忧,怕去湖北回不来,回来后被隔离。但开上车后就一个想法,只往前冲,把货安全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任超的父亲任军,同样也是一名卡车司机,准备报名运输,但任超考虑到父亲年纪大、最近又得了感冒,便拦住了父亲说“我是年轻人,影响小,我去。”

  同为逆行者的淮北市濉溪县驿站长李振华,在大年初三这天,带着妻子准备的口罩和3瓶消毒水,赶往安庆市。在那里,100万个口罩正等着运往湖北省孝感市。李振华连夜出发,并保证:绝对最快最安全抵达孝感。

  1月28日早上,三辆满载口罩、消毒水等物资的卡车安全抵达湖北武汉。待物资安全送达,办好相关手续后,当天夜里回程途径黄冈黄梅服务区,三人才吃到了两天以来的第一口热乎饭。


战武汉——解放军支援湖北抗击疫情

  “我没得娃儿,没得后顾之忧,派我去。”“我和爸妈说了要去武汉,他们觉悟可以,毕竟我爸也是军人、老党员。”“我是党员,让我去。”“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让我去。”

  当预先号令下达,请战书雪片一样飞向三支医疗队队长、政委。

  “没有一个人退缩,请战的电话、微信一个接着一个。”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政委陈宏伟直到抵达武汉,还在努力说服没有入选的医护人员原地待命,随时准备第二批投入战斗。

  在上海虹桥机场,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中有43名“90后”女护士,平均年龄只有25岁。“我们虽然年轻,但我们经验很丰富。”一名戴着口罩的护士说。口罩遮住了她大半个脸庞,只露出清亮的眼眸。

  在重庆江北机场,再现当年抗击埃博拉病毒专家毛青的身影。接到支援武汉的任务时,他正在医院布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扩散工作。“在未知的传染病面前,有谁不担心?但我们必须去。”毛青说。

  在西安咸阳机场,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集结了呼吸、感染控制和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的骨干力量,队员均具有防控治疗传染性疾病经验,医生的中高职比例达到了70%。疫情紧急,很多人到达机场,才想起跟家人告别。


我愿为国出力 不求回报

  今年36岁的常德桃源人文斌,是高能环境的一名施工人员,也是湖南众多驰援武汉医院建设的工作者之一。这个春节,在阖家团圆的时刻,他选择了背井离乡,奔赴抗疫一线,参与到争分夺秒地建设中。他说:“在这紧急关头,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愿意为国出力,不求回报!

  文斌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湖南汉子,平常主要负责高能环境在湖南地区项目的现场施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他和许多同事一样,积极报名参加了公司组建的“武汉应援小组”。

  文斌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男子汉,作为一名专业的施工人员,应该去往防疫一线。”简单地收拾了行囊,和家人匆匆道别,大年初一,文斌便踏上了去往武汉的抗疫之路。

  根据现场的指挥安排,文斌所在的小组很快投入到有“武汉小汤山”之称的火神山医院建设中。文斌介绍说,连续几天,所有现场施工人员无不是早上7点就开始工作,晚上12点才能结束休息,有的还要工作到次日凌晨。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医院没有建设投入使用前,我不能倒下!

  作为一名普通的湖南施工人员,文斌表示,我能为武汉,为国家做的事情不多。只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为此次疫情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今年春节虽然没能和家里人一起度过。但能与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这个春节,将让我终生难忘。爱家先爱国,有国才有家。请家人们放心,请家乡的同胞们放心,在前线的我们定会平安归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编辑:陈灿霞(整合)

  来源: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等
 

编辑: 朱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