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金色梯田品乡愁
国庆中秋八天假期,农民比平常更忙,因为他们得秋收秋种。相对于平田,梯田的秋收要艰辛很多。这种收种方式让乡愁得以在这里绵延。在昌宁,有一个地方是寻觅乡愁的好去处,这就是阿背寨梯田。
阿背寨梯田
秋天,阿背寨梯田仅剩的一小片水稻田又穿上了金装,在周边发红的玉米地包围中格外显眼。成熟的稻谷,如月饼里的陷,散发出诱人的新米香,勾出了人的口水,一朵朵白云醉在蓝蓝的天上忘记了走。
秋收
看阿背寨梯田,如翻动一页页的山村农耕文明史书,看着看着便读懂了乡愁。乡愁的来源,不仅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更是与之相关的熟悉的视觉、舌尖的味道、脑海的歌谣……愈是久远,愈是令人念念不忘。
对于老辈的山村人,梯田是内心深处密密麻麻的线绣成的乡愁。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人,都有曾经卷起裤管光着脚丫,在田埂上跑来跑去抠泥鳅、抓黄鳝、捉蚂蚱、找鱼腥菜的快乐时光。如今,这群人已过而立奔向不惑,但这一切依然如昨天一般,时不时在眼前闪现。
秋收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生和成长的人,对于梯田已经没有太多的记忆,因为他们睁开眼时看到的梯田,大多已变成了茶地、核桃林。即使依然是耕地,也变成了阿背寨“月饼”外面玉米地的样子,找不到梯田该有的感觉。
秋收
阿背寨梯田在很长时间里,把最美的乡愁藏在澜沧江峡谷深处,让人一到那里就沉醉期间,一个人安静而丰盛,两个人温暖而踏实,一群人宁静而平和。
秋收
一洞蓝天、几朵白云、满坡梯田、阵阵清香,阿背寨的梯田里,有内心深处最难忘却的乡愁。每次去,都会感觉每一个角度都能成一张好照片。照片拍好后,也会觉得每张都漂亮,难以取舍。
秋收
梯田,山村人一般叫它山坡田,每一丘田都是有名字的,如大田、牛角田、弯钩田……“土里土气”,却又生动形象。
小时候的这个季节,最喜欢随大人到山坡田里去玩。大人割谷子、打谷子忙得不得了,孩子就三五成群的,这丘田跳到那丘田,追大人劳作惊起的蚂蚱,大黄蚂、尖杆蚂、小油妹……一串串地串起来烧了吃,那滋味想起来便口水直流。
秋收
有时玩野了,等反应过来时大人已收工回家,也不用担心会被责罚,因为大人又忙又累根本没功夫管,就算骂个“不给你尝新饭”也没什么,真不给吃的从来没有。
去阿背寨总会醉,醉的不是人是心,醉人的不是酒精而是乡愁。一层层金色的梯田,让乡愁情愫如波涛,让心如小舟般在其间翻腾。虽然仍在坚守的梯田一年比一年缩小,但每一条田埂,依然能把乡愁变成一个钩子,用一根无形的线,将人心与大地连在一起,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
秋种
醉在梯田间,眼前似乎看到了另一种景象,记忆里的那一片片梯田全部复活了,不仅是阿背寨,还有所有从小到大玩过的、种过的、见过的梯田。田间来来往往的,除忙碌的农民,还有被特色产品、特色饮食、特色体验、特色民宿吸引而来的游客,沿一条条金色的线条,体验着农耕,品味着乡愁。
阿背寨梯田
唯愿,这不是一场有关乡愁的梦,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美丽乡村复苏,让乡村能在富起来的同时留下更多该有的味道,在袅袅的炊烟里散发出悠悠的乡愁。
通讯员 吴再忠 摄影报道(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