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保护传承属于我们的色彩!” 云南3件国宝亮相央视

2019-01-09 10:36:51   来源:云南日报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于1月6日晚播出了第5期节目,云南省博物馆的3件国宝——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聂耳小提琴、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惊艳亮相。国宝守护人们讲述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的器盖曾被誉为“无声的史书”,展现的是古滇人的重要生活场景与信仰图腾,与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姿有很多一脉相承的互通之处。节目中,杨丽萍及杨舞、虾嘎、董继兰(小金花)、雀巴桑等杨门弟子们,现场表演了贮贝器上的部分场景,再现了云南人的传统习俗与礼仪。2000多年前,古滇人将自己的生活记录在贮贝器上,无声史书流传至今。2000年后,舞者杨丽萍又带着这片土地上的儿女,用肢体语言,将独一无二的云南,记录在舞台上。“作为云南的舞者,理应保护传承属于我们的色彩。”杨丽萍在节目中说。

 

  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聂耳用一把小提琴谱写出了振奋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84年后的今天,我国现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天安门广场上经历过5代领导人检阅的指挥家——于海,动情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的经典编曲方式以及歌曲力度的设计,讲述了流淌在这段爱国旋律背后的关于聂耳先生的创作故事。现场嘉宾及观众齐唱代表国家主权、民族精神的国歌。 

  

  金翅鸟之所以是国宝,不仅因为它造型精美,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大理人信仰中的一部分。大理曾是水灾频发的地方,从金翅鸟吞毒龙治水的传说,到现在大理随处可见的金翅鸟形象,它成为了大理的保护神。如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当代“金翅鸟”。在大理,一共有1629名一线的河湖管理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洱海。节目中,来自一线的河湖管理员代表,包括62岁的管水员张立生、57岁的应急突击队队员杨永发、53岁的滩地保洁员李志贤、46岁的村庄保洁员张光荣、26岁的科普讲解员杨雪梅、12岁的学生李想以及来自大理市河长制办公室的赵石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金翅鸟保护洱海的精神,守护着大理的碧海蓝天,让洱海成为真正诗意的远方。 

  记者:王欢(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