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助推研学实践实现“三个转变”
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向相关研学单位授牌
“由目光向外转到目光向内,从粗放发展转到精耕细作,从单打独斗转到携手并进。”11月13日,记者从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获悉,自2018年8月该协会研学实践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指导规范我省研学实践工作,为政府、学校、企业搭建沟通联系的桥梁,助推研学实践的“三个转变”获得各方好评。目前,全省首家研学实践示范学校花落昆一中金岸附小。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实践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及中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至今,云南省研学事业处于起步阶段,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在云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积极作为,结合我省实际,探索了“三个转变”的研学实践发展之路。今年以来,他们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各学校开展研学实践工作情况,深入基地、营地调研,开展了3次专业人员培训,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云南省第二届研学实践高峰论坛暨石林县研学产品推介会。
开展研学专业人才培训
“三个转变”之一是由目光向外转到目光向内。引导青少年通过研学实践爱国爱乡,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我们打造的研学旅行体系基于这个基础,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文化。”协会负责人说,他们将把学校、研学机构开展活动的情况及时向政府部门反馈,调动各方积极性,发展高质量研学之旅。
“三个转变”之二是从粗放发展转到精耕细作。研学实践最重要的是把研学和旅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专家组成员、国家首批5星级高级导游员葛瑞认为,导游在研学方面的专业水准,很大程度决定了研学实践的品质。在刚刚授予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的昆明花都海洋世界,课程研发团队就云南缺乏海洋资源的现状而精心设置了海洋课程,把海洋实物景观、海洋科普知识、完成研学报告穿插于研学的全过程。精耕细作,旨在让研学实践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在昆明花都海洋世界举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授牌活动
“三个转变”之三从单打独斗转到携手并进。研学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特别需要企业、协会和政府3方的协同工作。对于参与研学实践的企业来说,重点是将品牌做好、服务做精、安全做细。要在保证青少年研学安全的前提下,针对研学实践自身的特点,开发出有竞争力的研学实践产品。“要在课程科学化、团队专业化、管理系统化、安全机制化、基(营)地建设标准化上下功夫。”该负责人谈到。
记者 王欢(云南日报) 图片由云南省校园安全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