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曾孝濂植物艺术展,一睹“花花世界”风采
“花是种子植物最狂热、最绚丽也最奇妙的表现形态。”9月29日,花花世界——曾孝濂植物艺术展在CGK昆明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将曾孝濂的数百幅植物科学画放置于精心打造的“花园展厅”,通过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拉近了参观者与展品的距离,带领大家走进曾孝濂笔下的“花花世界”。
鸡蛋花,曾孝濂绘
曾孝濂出生于云南,1959年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从此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此后60年,他全身心投入到植物研究中,并通过植物科学画将众多神奇的植物绘制在纸张上,为植物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科研资料,被誉为“中国植物画第一人”。
马缨花,曾孝濂绘
本次展览陈列出曾孝濂的数百幅植物科学画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在呈现方式上,根据植物的不同花期,将展厅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突出了云南鲜花四季常开不败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在空间设计上做出巨大创新,通过各式鲜花、绿草将展厅装扮成精致的花园,让展品巧妙地融入周围环境,突破空间上的局限,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花草树木中。
木棉,曾孝濂绘
认真欣赏每幅作品,大家都被曾孝濂的认真细致深深打动。曾孝濂笔下的三七,连叶脉走向都清清楚楚;而他所画的杓兰,上下半段的绒毛数量各有不同。从植物研究角度出发,曾孝濂的画作经得住考究,不仅高度还原了植物根、枝、花、果等部位,连植物分类学家最看重的叶片正、反、侧面的不同形态,曾孝濂都详细刻画下来。这些作品既是最动人的科学,也是最严谨的艺术。
“这是滇山茶,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之一。”展厅内,市民杨艳芳向孩子介绍着墙上的作品,年幼的孩子望着画作,愣愣出神。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曾孝濂所创作的植物科学画就像植物的“身份证”,以科学的手法详细描绘植物特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十分有意义。
CGK昆明当代美术馆驻馆策展人谢飞向记者介绍,“云南是植物王国,曾孝濂先生用严谨生动的笔触刻画下宝贵的植物影像,成为我们了解植物、了解云南的重要窗口。希望更多市民游客能够走进展厅,深入了解植物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据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8日,展出地点为CGK昆明当代美术馆。
记者 段建鑫 段毅 文/图(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