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讲故事—走进他们的影像世界
8月17日上午,2019年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现场人头攒动,来自省内外的参展观众,或驻足欣赏,或小声讨论,或拍照留念,在摄影师们营造的影像世界中畅游。据悉,本届影会共展出作品8000余幅,摄影师用个性化的镜头语言,营造出他们内心的影像世界,让观众感知、了解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和独特文化。
138位觉姆的《等佛时光》
本届影会,摄影师颜劲松只带了一幅参展作品,但这幅长达数米的《等佛时光》,却横跨了整个展厅。《等佛时光》创作于2016年,颜劲松前往西藏采风时,看到一群觉姆(藏区将出家女子称为“觉姆”)正在等待活佛经过。她们整齐地排成队列,身上所穿的暗红色服饰,与身后白茫茫的雪山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过目不忘。
颜劲松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画面中的场景并非摆拍,我刚好遇到了这场祭祀活动,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快速拍下了138位觉姆。离开西藏后,我再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将画面采集拼接起来,形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他说。
仔细观察,138位觉姆神态各不相同,但眼神中都透露着庄严之意。“我每年都会进藏采风,连续十多年从未间断。无论是藏族同胞忙碌的生产生活,还是当地文化,都令我触动很深。因此,我选择用照片将西藏纪录下来,希望让更多人看到。”
叶文龙与“雪松”
在众多摄影作品展区中,摄影师叶文龙布置的展区可谓十分独特:昏暗的光线下,色调略显苍白的摄影作品十分抢眼,牢牢抓住人们的视线。据了解,叶文龙此次带来的7幅参展作品属于《冬雪:2》系列,取材黄山雪松,在冰雪覆盖下,黝黑的松树枝显得苍劲有力,彰显着顽强的生命力。
有趣的是,叶文龙在摄影过程中,运用了强烈的光线辅助,让松树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很多观众都误以为画面中的物体是珊瑚和冰淇淋。“这就是我想达到的艺术效果,我认为摄影的乐趣就在于将物体的物理属性抽象化,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为一名风光摄影师,叶文龙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提到云南,他赞不绝口。“云南自然资源保护完好,是绝佳的风光摄影天堂。接下来,我想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采风,将热带雨林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叶文龙说。
从女性视觉看摄影
策展人金酉鸣联合7位女性摄影艺术家,举办了名为“当代社会的女性视觉书写”展览,用影像艺术展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感性。
摄影师周仰带来了作品《不朽的林泉》,该作品聚焦于苏州园林文化元素,用黑白影像,传递着她对于园林文化保护的看法。“在我的作品中,不朽林泉是个亦真亦幻的时空,希望能带领观众进入心灵的仙境。”
另一位摄影师杜宝尼则认为,摄影艺术的根本,不在于摄影家想要传达什么,而是通过作品,观众能与摄影师能产生某种共鸣。策展人金酉鸣表示,希望借助本次展览,从多角度呈现女性摄影家在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记者:段建鑫(云桥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