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84年 聂耳小提琴即将获修复
不久前,在《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五期中,聂耳小提琴的出现让弹幕不断刷屏。节目播出后,有网友说,光看弹幕就能把人看哭。正是因为这一期《国家宝藏》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国宝在魂不在器”这句话响彻四方。6月18日,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彤彤一行来到云南省博物馆,对聂耳小提琴进行了仔细的“体检”,下一步将根据“体检”结果制定具体的修复方案。
聂耳的这把小提琴,做工并不精美、用料也不考究,但聂耳用它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众多爱国歌曲,在华夏危亡之际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激励无数志士仁人救亡图存之心,让中华儿女敢于起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1935年,年仅23岁的聂耳客死他乡,陪伴了他半生的这把小提琴也随之沉睡,84年来再未奏响。
这把小提琴不只是琴,而是一把能直刺敌人胸膛的利刃,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面对强敌不屈的斗争精神。
然而,想要让这件小提琴重现昔日光辉并非易事。作为一件文物,既要保持小提琴原本的样貌,做到“修旧如旧”的文物修复规范,还需要它如同聂耳在世时一般,奏出动人的乐曲。
高彤彤表示,他曾经拿过Stradivari、Amati、Guarneri 这些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但都没有拿到这把琴时这样激动。“我们的国歌是用这把聂耳的小提琴创作的,它是我们共和国的骄傲,这次为它“体检”,同时能够修复它,意义非凡,心情也难以言表。”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高参说:“聂耳小提琴的修复工作非常重要和有意义。通过修复团队的努力,这把小提琴一定能够恢复到当初、甚至是超越当初的最好状态,重新奏响《义勇军进行曲》!”
小提琴修复知多少
小提琴是一种极其敏感脆弱的乐器,同时又极容易因环境的细微变化影响音色,因此一把趁手、高品质的小提琴需要固定频率的调试和保养,才能激发它的最好状态。小提琴修复,可以分为3种不同等级:修理(repair)、修缮(restore)和高级修复(high restoration),尤其以后者难度最高,它针对的基本都是博物馆级或珍贵的古董琴。
记者 王欢(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