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五一”接待游客1192.8万人次 旅游要素品质全面提升 文旅深度融合产品多元化
5月5日,记者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1192.8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455.69万人次,接待一日游客737.11万人次。全省共实现旅游收入91.58亿元,其中实现过夜游客收入51.42亿元,实现一日游游客收入40.16亿元。游客接待量居全省前5位的州(市)分别为昆明、红河、玉溪、昭通、大理。
值得一提的是,节日期间,游客购物退货工作已纳入云南省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体系运行,各地全面提升旅游6大要素品质。
截止5月1日0时,全省16个州(市)共建立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61个,其中,州(市)级16个、县市级45个,负责统筹组织当地游客购物退换货工作,并安排专项资金1125万元,用于先行垫付游客购物退款。
除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云南各地根据实际,在机场、高铁站、旅游景区等地设立退货受理(站)点32个,含昆明机场现场受理点1个,昆明机场另设有2个服务咨询点),游客可通过网络、电话、现场解决退货诉求,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游客购物品质,优化游客购物消费环境。“五一”小长假期间,全省共办理退货要求3起,主要涉及翡翠、黄龙玉、天珠、虫草和旅游纪念品,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先行垫付1.87万元。
各地旅游市场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文山、丽江、昭通等地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较大,其中丽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最高。出游目的地区域分布均衡、热点突出。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红河、普洱、保山、曲靖为代表的传统旅游线路和主要景区景点持续火爆。昆明等主要城市周边短途游热度不减,成为常态化的假日旅游热点。云南民族村、九乡风景区、金殿风景区等接待游客均超过6万人次,昆明周边自驾短程游、一日游成为假日旅游常态化热点,市内各类公园、周边农家乐、博物馆观展等都持续出现爆满现象。
同时,各地纷纷设计出多样的文旅深度融合产品。云南民族村举办了昆明白族绕三灵暨大理民族风情周活动,特别邀请了非遗传承人,展示洱源大松旬唢呐演奏;昆明世博园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20周年庆典暨2019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云南之旅启动仪式在昆明世博园拉开帷幕,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超过20余万人;玉溪新平一年一度的“五·一”花腰傣风情沐浴节如约而至;临沧沧源举行祭牛魂活动,拉开2019年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序幕。
智慧旅游功能倍受青睐。“游云南”APP上的智慧导览、智慧厕所、慢直播、精品线路推荐、AI识你所见等功能热度持续。4月更新的2.10.0版本中,最受关注的是投诉板块,不仅增加了州(市)投诉处理满意度排行和投诉分类排行实时展示,还在语音投诉、在线投诉和电话投诉之外,新增了退货助手板块,落实“旅游购物30天内无理由退货”的承诺。
此外,自驾游、周边游、网红游、乡村游、摄影游成为小长假的显著特征。据初步统计,“五一”期间,全省自驾车达556.79万辆次。其中,玉溪、红河自驾游成为了该地区小长假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房车+旅游、露营+旅游,体育+旅游、中医药+旅游、养老养生+旅游等多点开花,给旅游注入更多个性化元素。
记者 王欢/文(云桥网)
记者 王欢 李吒/图(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