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与入世之间,走近书画家蒋志春
蒋志春,字墨语,1968年出生于昆明,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华艺术家协会一级书法师。职业书画家。经年以来,在国家级书画大赛中屡获殊荣,作品被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是云南本土少有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书画创作人。
1998年,书法作品入选《中国黄河魂艺术大展》。同年,书法及篆刻作品入选《首届旅游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并入编大赛优秀作品集。
2005年,书画作品荣获《“强国之梦”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2005年,参加《第二届“盛世中华杯”中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荣获中青年组金奖,作品入编大赛精品集,被大赛评委会评为“中华书画艺术精英”。
蒋志春的书法,放达舒旷的笔势,彰显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你很难言说他究竟师从某个宗家体系,就如他的行草作品,并不执着于某个派系的规矩法度,有时有着隶书的稚拙笔意,有时又隐隐显出魏碑的险峻,在汉晋的古雅和宋代的恣肆之间,走出了一个崭新的书写境界,这颇有些苏轼的“无意于书乃佳”,形于书,而不执着于书,带着破除“我执”的禅宗意味。
与书法作品的俊逸出岫不同的是,蒋志春的国画作品充满对俗世的热爱,这从他对牡丹的钟爱里可见一斑。在他看来,“在枝头闹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牡丹枝上花赶趟”,这样美好的样子,这样浓烈的色彩,万物生长的喜悦仿佛从纸上流淌出来。喧闹里的矜贵,是中国古早至今的一种审美方式,这是蒋志春眼里独特的东方美学。蒋志春的牡丹,有一种不可预见的美感,那一瓣瓣深浅不同的粉色,犹如烧窑时的曜变,因为预想不到,展示出各种可能性,绘画本身,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更能拨动人心弦的是他的童画,仅仅是粉嫩的小娃专心地逗弄雀鸟吗?这里的伏笔是画者多年对生活的观察:绿绿的枝叶随意悬挂下来,食案搬到挂架下纳凉,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低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这样的时节,便是千金也不换的悠闲自在。
如果说书法映射出书写人的意趣,那么绘画则流露出创作者对生活的态度。牡丹和童画里,蒋志春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在梅花里,他更像是一个隐士。遒劲的梅枝,经过时光的润养,年轮在枝节的纹理中一层层晕开来,和自在的花瓣间相互借力,自然而然显示出天成的张力,那是一种阅尽千帆的从容与坦然。创作就是让自己安静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其实与人生的意蕴,息息相通。
三十余年来,是一种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入骨子里的执迷,让蒋志春在书画艺术的世界里,越走越远,物我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