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专项”专家说】赵建军:文旅研究“星星之火”可“燎原”
【背景】
2018年12月26日,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第二届一次会议暨云南省智库联合体年会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经省委宣传部批准,省文化和旅游厅设立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旅游研究专项项目(以下简称“文旅专项”)。这是国内首个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设置的“文化旅游专项”,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视。会上发布了“文旅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并为14位学术委员、16名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
诗与远方的融合是美好的,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文化的繁荣无止境、旅游的发展无“穹期”。“文旅专项”的诞生,向着文化和旅游“强筋壮骨”之路而行。近期,我们将邀请学术委员和顾问们说说他们2019年的“文旅”小心愿,敬请关注。
“‘文旅专项’的设立太及时、太有必要了。”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大理分院院长赵建军谈到,云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和旅游强省,文化产业做大和旅游产业保强争优需要文化旅游研究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提供支持和保障。
他分析,一直以来,云南旅游研究虽有不少成果,但在我国国内旅游研究成果总量中的占比不到5%,这个水平与云南旅游业的地位和云南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不相称的。设立“文旅专项”,首先要理清云南旅游“走出去”“大起来”“强起来”和“文化旅游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
赵建军认为,云南旅游研究要“走出去”先要“强起来”,要做强必须先做大,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队伍、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做支撑。“文旅专项”的设立无疑将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云南旅游研究队伍奏出云南文化与旅游研究的交响曲。
作为“文旅专项”的学术委员之一,赵建军对2019年的工作重点提炼为结合“热点”攻“难点”,把“文旅专项”看作“文旅融合”的一项新成果和“星星之火”,带动云南文化和旅游研究形成“燎原之势”。
他表示,将不断结合国家政策热点和地方文化旅游中的难点,推荐项目选题,充实丰富“文旅专项”项目库;将在“文旅专项”项目申报、立项和研究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外,积极参与文旅项目的研究,发挥个人旅游科研的作用,为云南文化旅游研究尽一份责、尽一份力。
【名片】
赵建军,教授, 大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导师,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大理分院院长、首席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白族历史文化、区域旅游经济、旅游规划。长期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科学发展背景下滇西民族地区旅游区域合作模式研究》、云南省社科基地规划项目《建立滇西旅游优势产业带策略研究》、云南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王崧诗文选注》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