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专项”专家说】赵书虹:把研究课题“做”在红土地上

2019-03-18 17:36:37
来源:云桥网

【背景】

  2018年12月26日,云南省旅游研究学术委员会第二届一次会议暨云南省智库联合体年会宣布了一个好消息:经省委宣传部批准,省文化和旅游厅设立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旅游研究专项项目(以下简称“文旅专项”)。这是国内首个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设置的“文化旅游专项”,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视。会上发布了“文旅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并为14位学术委员、16名学术顾问颁发了聘书。

  诗与远方的融合是美好的,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文化的繁荣无止境、旅游的发展无“穹期”。“文旅专项”的诞生,向着文化和旅游“强筋壮骨”之路而行。近期,我们将邀请学术委员和顾问们说说他们2019年的“文旅”小心愿,敬请关注。

  受聘成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旅游研究专项项目学术委员,赵书虹倍感荣幸。2019年,除了完成好“文旅专项”的选题建议、论证以及评选等工作,她还会继续完成已经参与多年的《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9)》的撰写、出版以及《云南旅游四十年》的编撰工作。

  与此同时,赵书虹将持续关注、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促进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等问题。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为政府、企业、当地社区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项目评估等智力支持。她说:“云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红土地上的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挚爱这片土地的我,一定会把论文‘写’在红土地上,把课题研究‘做’在红土地上。”

  提起文旅融合,赵书虹表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传播文化价值、创造市场认知”是一条贯穿她多年研究及各类成果的主线。未来,她会聚焦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以及文物保护与活化等内容,从不同角度探索文化旅游融合的机理和路径。她强调,无论是“非遗”还是文物与旅游发展的融合,都要遵循“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

  赵书虹注意到,去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依托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开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她说,其实,在《管理办法》出台之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已经进行了不少文旅融合的探索实践,而大多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赵书虹认为,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在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通过旅游发展实现产业化,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名片】

  赵书虹,女,经济学博士、哲学博士后,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担任教育部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云南省教育厅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经济与社会文化变迁。

  记者:李恒强(云桥网)

编辑: 李恒强
【“文旅专项”专家说】赵书虹:把研究课题“做”在红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