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风景好似山水画的小镇,藏着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勾勒出一派“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清幽景象,令多少人心向往之。陶公梦境固然难寻,但在南华岔河咪依噜风情谷,却保留了一方古朴天然。特色乡村、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农家生活、文明新风,在这里就可以体验桃花源般的田园生活。
现代陶渊明式田园小镇
1月5日,南华咪依噜风情谷“彝人小镇”盛大开业,小镇内到处张灯结彩、酒旗飘扬,迎宾道上铺起了一层厚厚的青松毛,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小镇门口,彝家汉子踩着轻快的步伐,吹着动听的迎宾号角迎接宾客,身穿民族服装的彝家姑娘唱起酒歌,笑盈盈地将盛满美酒的羊角酒杯端至客人唇边。
在“彝人小镇”开业庆典文艺演出中,美丽多情的彝家阿妹、勤劳善良的彝家小伙带来了《阿老表》《彝家乐》《彝山情歌》《情醉咪依噜》等歌舞节目,为来宾及游客们献上了一场极具彝族特色的精彩演出,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据了解,“彝人小镇”于2016年10月投入建设,是一个将彝族古村落建筑特点和新型建筑材料塑木相结合的彝族特色民居。小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别具特色,在袅袅炊烟中藏着鸟语花香,在诗意田园中留着绿水青山,在玲珑雅致中透着勃勃生机,在市井人家中蕴着生活真谛。驻足小镇,宛若置身田园诗画,抬头可看醉人养眼的蓝天青山,低眉可观蜜蜂蝴蝶在花间飞舞,陶渊明描写的桃源乐土不过如此。
“彝人小镇”让生活贴近自然
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归园田居”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渴望在一方“桃花源”中享受田园生活,在感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让自己在空闲和假期的时候,生活更接近自然与田园。
“彝人小镇”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你体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在生活的好地方。小镇民居的装饰风格古拙质朴,以红、黑、黄三色为主色调,木质的地板、竹编的凳子、精巧的挂饰,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领悟。民居的墙壁上画着壁画,有狩猎图、耕作图、织麻图,有山中的动物、天上的飞鸟、林间的鲜花,这里画满了彝族的历史,直白地表达了彝族人的审美情趣,这里有的是洗尽铅华后的色彩,以及返璞归真的生活美学。
小镇外表看着朴实,但内里却丰富多彩,设有农耕博物馆、农特超市、儿童游乐园、影院、大童游乐场、QQ农场、家禽特色养殖体验区、别墅住宅区、自助火锅城、自助烧烤城、烤全羊区、特色小吃区、早餐区、豪包,以及广场、露天舞台、景观栈道、清水池塘等游乐设施,能满足各年龄层旅游度假需求,是人们旅居、度假、休闲观光、养生、居住的天堂。
在小镇里游山玩水品美食
小镇的QQ农场里,养着小羊、大鹅、兔子、鸭子等小动物,种着青菜、豌豆、土豆等蔬菜,这些蔬菜水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绿色健康。到小镇游玩,白天你可以亲自到农场采摘新鲜蔬菜,自己动手制作绿色食物,或者和呆萌的小羊交个朋友。夜晚,你可以在晴朗的星空下追着萤火虫跑,跑累了到池塘边听取蛙声一片。小镇里有儿童游乐园、影院,就算带着小孩去也能玩得安心。
原生态美食是小镇的特色,彝族羊汤锅、芭蕉煮排骨、肝生、腊鹅、彝家火腿等绿色佳肴美味可口。在烧烤区,可以吃到彝家风味烤全羊、烤乳猪、烤兔子,还有各类自助烤串;在特色小吃区,凉米线、米凉虾、烤洋芋、烤玉米等小吃让人垂涎欲滴;在农特超市里,鸡枞油、老蜜、松露挂面等南华特产琳琅满目,走之前可以带上几样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小镇附近有夫妻树、水车、咪依噜摩壁、月牙泉、镇南月琴传习所、土主庙、姑娘房等多个景点,包你玩的心满意足。小镇后面的山上,种着很多樱桃树、李子树、桃子树、核桃树等。春天,游人可以到这里踏青,观赏桃李争春的田园风光;夏天,可以到山上采野生菌,感受南华“野生菌王国”的独特魅力;秋天,桃子、核桃、板栗等林果相继成熟,可以来一场采摘游;冬天,可以登上山顶,呼吸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看一场绝美日出。
记者:李银娟(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