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最美铁路】“我守着国门,我骄傲!”
刘鸿兵。夏方海 摄
“呜——呜——”几声清脆的鸣笛声过后,火车从越南一侧缓缓驶上中越大桥,出现在刘鸿兵的视线中。
车厢一节连着一节从刘鸿兵面前经过,任凭风浪吹起衣襟,可他却像尊雕塑一样,身体笔直,与急驰而过的列车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今年45岁的刘鸿兵,聊天时脸上总挂着憨态可掬的微笑。他是开远工务段河口线路车间的一名道口工,现在云南河口县国门铁道线上的中越大桥道口值守。
刘鸿兵告诉记者,他曾担任过线路工、桥隧工、路基工、训道工、道口工5个工种。但对他来说,现在值守的这个地方与其它地方可不一样,因为这里是滇越铁路滇段的第一个道口。
班列在刘鸿兵面前呼啸而过。夏方海 摄
河口是云南省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口岸,这里常年车水马龙、游客如织。中越铁路大桥静静横跨在南溪河上,连接着两岸。
每天,在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铁路大桥上,都会有几趟国际班列呼啸而过,带动着中越两国的贸易往来。
“打黄旗表示慢行,打红旗就是停的意思。”趁着班列还没到,刘鸿兵在值班室里,熟练地向记者比划起来信号旗的使用方法。
刘鸿兵正在道口值守。夏方海 摄
值班室不大,却很是干净整洁,信号旗、对讲机、登记册等物品摆放有序。刘鸿兵说,火车没来的时候,他就喜欢打扫打扫卫生,在道口边转转。
每天天刚亮,刘鸿兵就会来到大桥道口,开始清扫道口板上和轮缘槽内的杂物,沿铁道线进行巡视。在火车经过道口时,确保铁路道口的安全顺畅。
别看列车经过道口的时间才短短一小会儿,准备工作可要比看上去复杂得多。
从越南一侧驶入道口的班列。夏方海 摄
“请退后,这里不能过了,火车要来了。”当天下午,刘鸿兵接到通知,有一趟中越国际联运从越南老街开进河口站。随即,刘鸿兵变得严肃起来,紧盯着道口周围发生的一切。
由于中越大桥道口就在河口异域风情街,从道口经过的人员、货物、车辆非常多。
有时警示铃响了,火车即将通过,还有人要抢越道口,刘鸿兵就会立即阻止。遇到听不懂中国话的越南人,刘鸿兵只能用不太熟练的越南话说:“停——”。
道口附近等待通关的商贩。夏方海 摄
来往的越南商人在拉运零散货物时,常使用改装过的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可以运送上千斤货物,稍不留意就会连车带货倾倒在地。刘鸿兵看到总会上前帮忙,一来二去,刘鸿兵与道口周围的货主、商人建立了友谊。有时火车接近了,货物又刚好倾倒在道口上,刘鸿兵一个人忙不过来,周围的商人都会相邀跑过来帮忙。用他的话说,这都是“相互的事”。
火车即将通过,刘鸿兵拉起警戒线。夏方海 摄
在这里,每天会有4至5对火车通过道口,每天刘鸿兵总要清扫巡查8到10次。日积月累,道口和车站上有几根枕木,每一条钢轨状况如何,哪里会长杂草他都知道。
“5、6月份的时候最难守,天气闷热,每次有火车经过后,衣服就全被汗水浸湿了,这几天天气倒是好。”而有时过往列车较多,刘鸿兵要到凌晨才能回家……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刘鸿兵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是守卫好这个道口,让每一次与跨国列车的相遇,都变得安全放心。
他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当天第一列火车从身边经过的那瞬间,骄傲!
云南网记者 夏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