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一线的“救火队长”

2019-10-23 10:02:30   来源:云南网

  吴国良生前担任东川区汤丹镇扶贫办副主任、中河村党支部书记。历任东川区拖布卡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汤丹镇规划服务中心主任、党政办主任等职。2018年4月26日,吴国良同志在下乡开展扶贫工作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年仅32岁。

  东川区是昆明市3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之一,是我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而汤丹镇是东川7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镇境内峰峦叠嶂、山势陡峭,最高海拔达4288米,生态资源脆弱,地矿矛盾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全镇23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2959户9044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

  在汤丹工作的近6年时间里,吴国良4次被选派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集镇建设阻力大,组织命他担任镇规划服务中心主任;中河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派他去任党支部书记负责整顿提升;农危改工作推进不力,派他负责推进;扶贫摘帽进入攻坚阶段,任他为扶贫办副主任。每次工作轮换,他都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勇担“救火队长”重任,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啃下一块块“硬骨头”。2013至2015年,吴国良多次考核为优秀,2017年被中共东川区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连续两年荣获汤丹镇“十佳中层干部”称号。

  “不深入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就不可能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这是吴国良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为查清底数,吴国良有时一天要跑几十户做调查,遇到有争议或模糊的数据,一趟不行去两趟,三趟五趟都不嫌烦。汤丹镇的村情民意他了然于心,成为了镇上扶贫工作的“活账本”“问不倒”。

  在同事们眼中,吴国良“急而不乱”,能吃苦、勤思考,是农村工作一把“好手”。受命汤丹镇扶贫办副主任后,他一方面抓住农村“一家看一家”的心理,向镇里建议建立“差别化动态管理机制”,白天跑村组,一遍遍跟群众掏心窝子,晚上加班对台账数据、完善程序和手续。另一方面,他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带领镇村干部把资金、招投标、房屋风貌设计、产业规划等做实做透……在吴国良和同事的奔走努力下,汤丹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也推进有力,全镇4542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达100%,竣工率达95%以上。

  在群众的印象中,吴国良“急而不烦”,讲原则、用真情,把工作做到乡亲们心里。到软弱涣散村的中河村任党支部书记,吴国良狠抓班子建设和纪律作风,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对工作,他原则强、执行快、要求高,有时甚至有点“铁面”,对安排了的工作不允许打折扣,有问题大家一起议,拿出“背石头上山”的韧劲来推动。进村入户做工作,对群众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他都耐心细致讲解,脸上总挂着笑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担心,我会为大家协调解决好”。

  为了让贫困群众找到长效脱贫路,让荒山长出致富的“金疙瘩”。吴国良“急而不怠”,自加压力,把工作朝前赶。房屋建设刚有成效,他又动起带着村民发展产业的脑筋。他想的不止是让乡亲们“住得下”,还要让大家待得住、富得起、过得好。吴国良带着村干部去巧家金塘乡学习桑蚕种植,去铜都街道大寨村考察羊肚菌种植,回来后,在江西村建议实施“滚动养殖”,竹山村发展生猪养殖,在中河村开展草莓试种,计划将乌龟山打造成旅游特色乡村,打造达朵村“热带经济林”……

  脱贫攻坚的大事业,吴国良下足了“绣花功”,他脑海里铭刻着辉煌东川的历史,脚下丈量着脱贫攻坚的现在,心中惦记着愿景美好的未来,像一名“绣花工”,把一颗心用在实处、用在细处、用在精处,带领群众在贫瘠的汤丹大地上起针,织绣一幅资源枯竭老矿区人民勤劳脱贫的新图景。

  入党11年以来,吴国良忠实履行党旗下的誓言,坚定信念讲党性,忠于职守敢担当。听从党的号召,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尽心尽力尽责当好一名扶贫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把责任担在肩上,把使命牢记心中。如今,巍峨群山中,一栋栋新建成的宜居农房、一条条水泥硬化的路面、一个个精准的数据、一项项富民的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一线的一名“救火队长”,吴国良吴国良一腔赤诚尽洒红土地,用生命诠释了扶贫的使命和担当。

  记者 胡晓蓉(云南网

编辑: 冯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