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之畔种出“希望”
云南西南,横断山系尾脉自西向东蜿蜒叠续,形成了小坝星布,群岳相抱,湖泽相依的地形地貌。怒江峡谷之中,地临缅甸的龙陵县勐糯镇,有着独特的干热峡谷气候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更有朴实勤劳的各族人民。
范富昌是当地田坡社区人,这个与甘蔗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脸上布满“沟壑”。“我从1998年开始种甘蔗。那时,是靠天吃饭,苦啊。”皱起眉头的范富昌愈发苍老了些。守着一方富庶的水土,农民却没有稳定的收益。几年前,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老范和乡亲们。
褚橙种植种到了龙陵县
改变,发生在5年前。
通过招商引资,龙陵县和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喜结连理”,那一年,双方计划在勐糯镇种植褚橙,下一步“大棋”。按照协议,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建成集种植、加工、流通、产品研发、信息服务为一体,产品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褚橙种植精深加工基地。
说起褚橙,很多人并不陌生,这种由褚时健老先生种植而得名的云南冰糖橙早已成为一个传奇品牌,而进驻勐糯的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正是褚时健之子——褚橙传承人、褚氏农业总经理褚一斌。
2014年,50岁的褚一斌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用20年的时间投身农业。勐糯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让从国外归来的褚一斌决定就在这里一试身手。
但要再造一个褚橙基地,又谈何容易。
“初到这里时候,我看着面前一座座山头,说实话,心里在‘打鼓’,我的团队成员们心里也在‘打鼓’……”褚一斌回忆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对当地的土壤、海拔、气候、土地资源等因素进行测试后,公司最终决定投资6亿元分期分批建设褚橙种植基地。
土地流转转出“四金”农民
没有地咋种树?这地又从哪里来?“从农民手中租来。”褚一斌认为,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带动农民增收。
“想法是好,可是种褚橙效益如何?产量多少?销路咋办?”听说不种甘蔗种橙子,范富昌和乡亲们心里也没底。看到了大家的疑惑,勐糯镇田坡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范积旺数着手指给大伙算起了经济账:“种甘蔗每年每亩效益800元左右,种褚橙每年每亩效益在3000-4000元,翻了四倍多。我们把土地租给公司,再到公司来管护果树,两份收入妥妥进腰包,而且这只是咱的部分收入……”众人一合计,最终吃下“定心丸”。
仅10天时间,勐糯镇就完成了一期7800多亩土地的流转。不久后,一条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高效流转模式,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运作了起来。
2015年3月,范富昌把自己的四亩八分地流转了出去,合同期30年,前10年每亩租金是300元,第二个10年是400元,第三个10年是500元,按5年一结算,范富昌先期就拿到了7500元的土地租金。“我还管理着2680棵橙树,每月工资2680元。挂果以后,保守估计还能拿到提成,至少8万元。”范富昌说,奔小康,自己有十足把握。
村民黄定厚家向公司流转了24亩土地,儿子和儿媳都在褚橙基地管理着2500棵果树,每年的管理费有4万多块,还有分红钱,加上土地出让金和在基地打零工收入,小俩口都成为“四金”农民了。
“‘四金’就是指有四份收入,哪四份?我来告诉你,分别是土地流转出租费,企业反哺资金、企业管理工资和褚橙销售提成。”范积旺说,当下,土地流转金成了村民们最稳定的一笔收入,村集体经济也从企业反哺中受益,随着产业的发展,每年村集体经济将达到100万元以上,成为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最强村。
勐糯镇党委书记范荣武信心十足:“目前全镇已经流转了10238亩土地,全部种植了褚橙,预计今年可以采收7800亩,产量8000吨,单靠褚橙种植这一项,就实现带动11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多方合作树起传奇品牌
在助力地方发展,让群众受益的同时,褚一斌思考更多的是褚橙品质的问题。他清楚地记得,2018年龙陵褚橙基地小规模挂果后,自己专门抬了两箱橙子去给病床上的父亲。“老爷子让我切一片,放到他的嘴巴里,点点头,很满意,说这个云冠橙口感不错,有自己的特色。”褚一斌说,老爷子虽然去世了,但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那双眼睛里有父亲的严厉和沉重,永远在鼓励着自己。
为了追求品质,公司曾经狠心砍掉了12万棵果树。“砍树是因为疯长的果树挡住了阳光,导致果品个体小、口感不好。”褚一斌当年的这个决定,换来的是后来果树单株产量翻倍,品质也更加上乘。现如今,从阳光雨水到土壤肥料,从挂果数到成本对比,褚橙基地的每棵橙子树都成了“数字树”。工作人员每十天从6个固定样果树采果监测,掌握糖酸变化,倒推施肥方案是否合理,为来年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技术攻关形成标准化操作后,还让不少农民变成了种橙好手,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带动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
品质有了保障后,如何最有效地销售产品,成为了一道新课题。当前,最高效的直销渠道非电商莫属。今年10月10 日,恒冠泰达与“拼多多”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用“货找人”来改变传统电商销售模式,力求褚橙销售规模的扩大化。
“终端的反推和大数据分析,能给企业提供一个参考。电商连接起了产地的最初一公里和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这样就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有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多家企业之间的合作,未来最终的目标是能让农户受益。
再过一个多月,勐糯产褚橙将迎来大规模上市。枝头上的绿色橙子也将渐渐变黄。怒江之畔,朝阳下的橙子树上,挂满的是大伙儿的希望。这种希望,甘甜而美好。
薛丹(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