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70年变迁看边城丨探访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2019-07-29 17:02:17   来源:云南日报

  有一个地方,生存着3866种野生植物,124种哺乳、330种鸟类、59种爬行、52种两栖等动物。那里是目前云南省乃至国内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之一。

  有一群人,在那里坚守家园,最长的近30年。

  那里就是云南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6月27日,记者从海拔1300多米的金平县城向北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达了海拔1900多米的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分水岭管护所。

   早晨,满目苍翠的分水岭沐浴在一片云雾缭绕中。站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管护所办公楼前,几位身着绿色迷彩服的管护所工作人员和护林员告诉记者:“在这里,一年中像这样的阴雾天达到200天左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管护难度大,但是,意义更大,因为这样的气候也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从蔓耗大桥过来,一路要经过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海拔落差从880米~3074.3米,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整个保护区分为分水岭—五台山和西隆山两个片区,一共聘请了114个熟悉林情的专职护林员。其中,分水岭管护所有34个护林员,每个护林员每月的上班时间为20天,局里对护林员采取的是‘10+5+5’的管理模式,即有10天是巡山护林、5天是社区宣教、5天是值班整理巡护记录和业务学习。”来到管护所办公室,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刘杰勇和朱正春向记者介绍,这里一年中主要的工作形式除了护林员每天的日常巡护,还包括了1季度1次,即1年4次的专项巡护,以及有武装稽查巡护、森林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每年1至2次的集中巡护。

  在管护所办公室一角的办公柜里,记者一抬眼就看到整齐排列着分水岭管护所每位护林员每日巡山的“台账”,随手翻开一位护林员名下的2019年上半年的图片统计表,该护林员巡护天数、社区宣教次数,以及他所提供的风景、花、果、植物、动物等信息及相关图片均“有迹可查”。再往下翻看,整个所每月参与巡护的人数、巡护的路线、每天巡护的时间、巡护的地理位置让人一目了然。

  在和记者交谈的护林员中,有一位名叫陈陆的哈尼族护林员。陈陆来自金平县金河镇干塘村委会干塘村,参与护林已经15年了,管理的责任区为8780亩。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管护中,陈陆做到了对保护区的植物、小动物以及周边村寨“门清”。

  和记者聊起15年来参与护林的故事,现年51岁的陈陆显得有些不善言辞。他向记者讲述,每次巡护,他们都会带上米、豆腐皮、干腌菜、咸鱼等便于携带的菜,以及在巡护途中用于休息的帐篷和睡袋等寝具,这些物资约20公斤。巡护途中,到了吃饭时间就自己生火做饭;到了夜晚,哪怕碰到下雨天,就在树林中找一块背风地“就地而眠”。

  对陈陆来说,巡护过程中碰到的最大挑战来自天气。刚进林子时天气晴朗,可能过了一会就碰到大雾弥漫,让人难辨南北,这时就只能爬到树顶上仔细分辨方位。有几次在瑶族兄弟的帮助下,陈陆才得以走出山林。巡护过程中最危险的一次遭遇发生在2007年雨季。那次,在大黑山岩羊洞巡护途中,陈陆碰到了带着几头小猪的野猪正朝着自己巡护的方向走来,为了免受野猪攻击,情急之下陈陆赶紧设法绕开,最终成功脱险。此外,对于所有护林员来讲,巡护途中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埋藏在叶子底下、学名为“山烙铁头”的毒蛇攻击。由于此种毒蛇毒性极强,所以每次巡护,都需要护林员拿着木头杵棍在前面探路。

  从1986年3月成立之初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到今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通过专业权威机构评估,金平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了70.95亿元/年,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6.74万元/公顷/年。

  “近年来,常有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人员前来分水岭考察和调研。”刘杰勇介绍,“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事业不断发展,努力擦亮金平县的‘绿色明珠’。”

  记者:伍平 刘艳琴(云南日报)

  金平县广播电视台协助拍摄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