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70年变迁看边城|猜,下勐劈傈僳族村最美的花是什么

2019-03-07 15:20:18   来源:云桥网

  “让我先笑一会儿!”3月4日,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下勐劈村,乡宣传委员曹虹面对镜头讲述70年变迁故事时,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在场的人都被她逗乐了。

  “曹虹越来越爱笑了。”面对大家的打趣,曹虹笑言:“看着傈僳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当然要笑了。”确实,我们在下勐劈采访的两天时间里,看到了山头的樱花刚刚挂枝,看到了火塘里冒出温暖闪亮的火花……春风里,各种“花”都绽放美丽,而在我们眼中,最美的“花”是当地傈僳族干部群众的笑颜如花。

  村寨“美颜”了

  变田园为景区、变牛棚为客栈、变农产品为旅游特产,以前晴通雨阻的村子如今几乎人人都能捧上一碗“旅游饭”。下勐劈,在傈僳语中意为“幸福永不消失的地方”,以这个名字命名的村民小组如今过上了和它名字一样可持续发展的富裕日子。

  3月4日,我们走进下勐劈村,一路上,每遇到一位村民,大家都会笑脸相迎,互相热情地打招呼。

  以前,这里的村民见到陌生人多数选择闭门不见。原因是过去下勐劈村偏僻闭塞,道路不畅,村民们见到陌生人时,总是很害羞,不知道说什么。

  我们一行人正聊着就走到了村妇女小组长蒋成妹家门口,大家被花园里别致的竹笼灯吸引住眼球,女主人也迎上来招呼大家进屋:“进来我家喝茶!”

  村民从害羞到热情的转变,是下勐劈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傈僳族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

  按照“乡村旅游+生态+文化”的思路,下勐劈村打出了“以游促农、以游兴农、以游强农”的“文旅组合拳”。2016年2月,各方合力打造的下勐劈传统傈僳文化村落以阔时节为契机,开门迎客。

  下勐劈村四面环山,湖水碧绿。错落有致的民居客栈散落在蜿蜒的青石板路上,溪流顺着造型古朴的瓦杠水池缓缓下山。不破坏一草一木,以木头、石头、竹子为建筑材料的57户民房改造成为传统傈僳族“木楞房”,20间老牛棚被改造成农家客栈。这就是傈僳族村落最真实的样子,游客也是为此而来。

  蒋成妹是村子里修建傈僳族风情客栈的带头人,她还组织50多位妇女在节假日跳傈僳舞蹈欢迎宾客。“以前的房子阴暗破旧,冬天就围着火塘打地铺,村寨道路是泥土路,万万没想过寨子会变成现在这样”,蒋成妹的笑容溢出满满的幸福。

  

  农家产品走俏了

  “我是苏典乡的傈僳族,小时候,我来过一次下勐劈村后,就再也不想来第二次。这里路太难走、群众太穷,我那时就说,以后再也不来了。” 曹虹说,“地贫农弱,兴业无门”是曾经一度困扰村子发展的瓶颈。不过,这里并不缺好山货。乡村旅游是一个大舞台,山茅野菜、野生蜂蜜、荞面等生态农产品成为了大舞台上的“明星”,也是农家妇女的致富法宝。

  “我们家的油炸刺笋紧俏得很呢,独家配方!本地人都供不过来!” 下勐劈村附近的一家傈僳菜馆独创的经腌制、油炸的刺笋受到客人们和附近村民们的喜爱,成为下勐劈村的“打卡”菜。女主人骄傲地介绍,来游玩的人多了,像这样走进城里人餐桌的‘山货’ 也越来越多。

  

  长臂猿来“凑热闹”了

  下勐劈村所在的苏典乡是德宏州林区覆盖面积最大的乡,林地面积达57万余亩。村民们捧起的“旅游饭”不仅来自天赐的美丽资源,生态保护政策和生态保护意识真正让这碗“饭”捧得更稳。

  “下雨时、天气转晴时,长臂猿就会在山里发出叫声,可神奇了!”苏典乡林业站的工作人员明立莲为这些“朋友”在这里安居乐业而感到高兴。

  据观测,有接近20只长臂猿出现在周围的林区。“90后” 护林员曹智雄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成为苏典乡208位护林员队伍中的一员,他想为家乡的生态保护出一份力:“世世代代的傈僳族人知道,绿水青山是老天给的,没有它们,何谈金山银山。”他指着一排排太阳能发电灯说。

  

  “嘎齐普罗”添魅力了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上,下勐劈村一直在探索和突破。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方式是下勐劈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思路。最初发展时,整合各部门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了进村道路、寨内道路阔时文化广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动员群众建新房、改旧居, 干部们磨破了嘴皮子,不过如今村民们尝到了真甜头。”乡、村干部因为老百姓的获得感而产生了成就感。

  2017年中旬,下勐劈村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命名为“嘎齐普罗”,在傈僳语中意为“生财聚友的好地方”。通过合作社运作模式,傈僳客栈实现年收益80万元。“我们要在保护生态上下功夫,在有效整合乡村旅游供给侧上下功夫,在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上下功夫,在宣传乡村旅游上下功夫。” 这是下勐劈村干部群众2019年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举措。

  记者:王欢 刘蓉 储东华/文 李文君/视频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