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进城的孩子
2019-01-18 10:41:20 来源:新华网
孩子们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写感恩信。
(二)
烛光下,杨胜浪双手给爷爷捧上一块生日蛋糕,“感谢爷爷对我的照顾,第一块蛋糕给您吃!”2018年3月,社区“爱心妈妈”上门给杨胜浪过生日的这一幕让刘权丽有些意外,也很触动,“这个娃娃平时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但从这句话就知道,他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由于父亲患病返回老家医治,母亲又意外去世,杨胜浪一直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经济困难,一日三餐通常就是米饭和一碗蘸水白菜。
“有的家庭教育缺失,有的身带残疾,有的既是流动儿童又是留守儿童。”陈会芳说,在洛阳池社区,像杨胜浪这样生活境遇特殊的孩子并不是个案,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也各不相同。
针对这一现状,洛阳池社区2018年开始把特别困难的儿童筛选出来进行个案管理,由“爱心妈妈”认领,一对一结对关爱,首期结对10名贫困、残疾儿童家庭,让流动留守儿童的事情有人管、困难有救助、落实有专人。
杨胜浪就是刘权丽和陈会芳共同结对关爱的对象。除了日常家访、生活资助、学习辅导外,也不断地鼓励他走出困境,“想改变家里的状况要靠你自己,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这是她们对杨胜浪说得最多的话。
“把关爱流动留守儿童落到实处、抓到细处。”刘权丽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社区关爱流动留守儿童已经形成长效管理服务体系,推出“一对一”关爱机制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关爱更加精准化。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