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图片 > 正文
祭奠,为了更好地前行
 发布时间:2019-04-06 16:22:58  来源:新华社
  

看齐,筑起牢固的信仰之基

  “我们看您来了!”在北京西山脚下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李大钊的长孙女李乐群向前来祭奠的人们介绍她所知道的爷爷:“他忙起来顾不上吃饭,一块大饼、一根葱就能对付。”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我们向先锋学习,向英烈学习,就是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动力,筑起牢固的信仰之基。

 

  4月4日,“清明节的铭记——尊崇英雄烈士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这是老战士代表与少先队员向抗战英烈献花。又是一年清明时。全国各地举行缅怀革命英烈主题活动,祭奠英雄、追思英烈,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英雄志、忠骨魂。英雄精神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在哈尔滨杨靖宇烈士塑像前,哈尔滨市第八中学国旗班的学生代表敬献花篮。前来祭奠的哈尔滨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会长栾景通说:“我们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做善事、当好人。”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苍松翠柏之间,青岛崂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黄白菊花寄托哀思。“从辛亥革命到南昌起义,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你们把青春永远定格在那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祭奠活动上,青岛的高校、中小学生代表朗诵诗歌。青岛科技大学学生王安琪说,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次祭奠活动让她领悟到,要向英雄学习,做不断奋斗的优秀青年。

  岁月流逝,初心未改。不论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砥砺家国情怀,初心代代相传。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在贵州省石阡县,64岁的陈德昌每当哼起这首歌,心中总会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感。这首曾流传于中央苏区的民歌《当兵就要当红军》,是他的父亲陈世荣生前最喜欢的歌曲。陈德昌小时候就时常听到父亲唱起,在心里深深埋下了种子。

  当年,石阡县困牛山上,红军战士不愿伤害被敌人裹挟的群众,又不愿被俘虏,100名左右的红军选择了跳崖,陈世荣是幸存者之一。如今陈德昌经常受邀讲述当年红军的英雄事迹。“青年一代生长于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无论我们走多远,红色基因不能忘、不能丢。”陈德昌说。

  4月4日,“清明节的铭记——尊崇英雄烈士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又是一年清明时。全国各地举行缅怀革命英烈主题活动,祭奠英雄、追思英烈,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英雄志、忠骨魂。英雄精神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责任编辑:王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