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从湄公河到西湖,澜湄朋友不断遇见惊喜

2018-11-07 17:38:59   来源:云南日报

  11月5日至7日,15位参加第2届澜湄新闻官员和媒体记者培训活动的朋友们来到浙江省杭州市,先后参观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滨江园区。从历史文化到现代生活再到未来科技,培训班学员们纷纷感叹,这样的参观学习犹如一次“奇遇之旅”,不断遇见惊喜。

  “这些丝绸太漂亮了”“今天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的丝绸文化非常丰富,太了不起了”……11月5日下午,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内,学员们一边参观一边发出赞叹。

  站在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地图前,学员们了解到中国古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兴盛历程。而今天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联通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使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焕发生机。

  当天,在离杭州不足200公里远的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全球瞩目下隆重召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行动。时空在此交汇,这一刻,学员们纷纷为中国的开放开发而点赞。

  “今天天气如何?”工作人员刚提交一个问题。“杭州今天的天气是多云转小雨,17度到20度,东北风小于3级。”“微软小冰”瞬间给出了回答。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传媒长廊参观时,AI机器人“微软小冰”令学员们啧啧称奇。

  “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记者?”对于泰国民众联络厅新闻处的腊希剔·希剔徒的疑问,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表示,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的驱动,但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替代人类,“对于各国记者来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化才能在未来更具备竞争力。体育、财经类报道,人工智能已经能胜任,但是具有独家分析、深刻思考的深度新闻报道,仍然需要依靠人来完成。”

  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大众媒体司技术信息办公室主任万纳信·森马翁感慨说:“老挝目前正在推进媒体数字化,不过才刚刚起步。希望能与中国先进的报业集团合作,在未来的数字化进程中得到支持和帮助。”

  

  正值“双11”10周年之际,阿里巴巴滨江园区内的“双11”分会场已经布置完成。第1次走进阿里巴巴,学员们显得非常激动:和阿里巴巴的雕塑合影留念,询问数据显示屏上各式各样的图形和数据,了解“双11”筹备情况,询问阿里巴巴和自己国家的合作情况……

  

  来自缅甸宣传部缅甸宣传与公共关系司的杜美丹达貌非常激动,她说:“我很羡慕大部分中国人能熟练地运用电商和快递App来完成生活中吃住行等需求。”在她看来,阿里巴巴“买全球”和“卖全球”的理念,为缅甸今后输出高附加值产品带来了无限可能。

  老挝琅勃拉邦新闻文化旅游厅的西阿梦·阿奴塞雅说:“中国跨境电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农村淘宝以及物流的广泛覆盖,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在交流中,阿里巴巴工作人员还分享了一名泰国女孩在阿里巴巴工作后,回国进行电商创业的故事。对此,学员们情不自禁地送上了掌声,为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念而点赞。

  从杭州传输到昆明,飞机飞越1700多公里,需要3个小时左右,而数据通过网络,1秒内就可以到达。杭州之行虽然结束,但学员们仍然念念不忘:“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缩小,而中国坚持开放的做法,更是让国与国相连,民心相通。”

  记者:陈创业 王欢 王世学(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