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百年情缘话米线:走!“甩”个大碗

2018-10-06 18:04:29   来源:新华网

  每到正午,在云南昆明宝善街建新园门外,食客排起几路长队,翘首以盼就为品尝到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米线。厨房内,建新园过桥米线非遗传承人张美楷师傅和同事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汤汁翻滚时,碗盘交替间,不同口味、色香味俱全的米线陆续端上了餐桌。(新华网 刘馨蔚、周恒宇/文 周亚平/摄)

  在老昆明人的眼中,所谓的“美食”并非只有山珍海味、佳肴名吃,他们所喜好的正是那碗能吃出“百种”花样的米线。过桥米线、焖肉米线、凉米线……它是贯穿于老昆明人生活中的饮食情结,更是一种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花样百出”的米线也是云南美食的一张重要名片。

  米线,历史悠久。到了近现代,传统的酸浆米线要经过泡制、研磨、装袋、脱水、发酵、软化等多道复杂工序后,才能制作而成。

  就是这样一碗普通的米线,在建新园却火了百年。1906年创办的“三合春”在1956年与另一家经营煮品的私营小店“建新园”合并,最终定名为“建新园”,取“建设新生的餐饮之园”的意蕴,溯而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图为昆明宝善街建新园总店旧照。

  今天的建新园被人们誉为宝善街“第一金字店”,一开业就食客如潮。在昆明人的记忆中,位于宝善街建新园老店的顾客总是人山人海,店内坐的坐,站的站,甚至连店门口都满是端碗站立而食的人。图为昆明宝善街总店旧照。

  “张老爷,两份过桥米线。”“好嘞!”同事们都喜欢称张美楷师傅为“张老爷”,“他是建新园的老前辈,带过很多徒弟,资历可深了。”1972年,张美楷来到建新园以后,参与了建新园过桥米线的制作推广和传承。至今,他已经度过40余年与米线息息相关的生活,提起米线,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我曾经师从范云鑫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这种新颖的饮食方式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生意人、普通老百姓,大家都以早晨吃过桥米线为‘时髦’,每天早晨吃过桥米线的人如同赶街。”张美楷说。

  “上世纪90年代德鑫园因为旧城改造的原因淡出了昆明人的视线,随后我来到建新园当技术经理,我会根据大众的口味来创造新口味。” 张美楷说,当时他还创造过海鲜味的过桥米线,但由于云南人的饮食习惯,在实施没多久就放弃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云南不产海鲜。原料的新鲜、食材的正宗、合理的搭配一直以来都是张美楷烹饪过桥米线的准则。

  对于张美楷来说,烹饪米线既是工作,也是生活。“我作为一个老昆明人,是很喜欢吃米线的。”他认为,昆明人的米线情结,不仅融入在饮食中,还融入进了方言。“走,甩碗米线!”对昆明人来说,无论离家多远,都会惦记着一碗蕴含家乡味道的米线,很多昆明人远行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甩”碗米线。

  “甩”,是昆明方言中相当有意思的一个字。煮米线时,人们喜欢用手扯着甩下锅,久而久之,大家就形象地称吃米线为甩米线,随着时间的演变,“甩”一字渐渐变成云南人的口头用语。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将米线过水装碗。

  与“甩米线”类似的一个词——“划米线”,在昆明使用频率也相当高。“‘划’字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吃米线时的状态,很多人喜欢贴在碗边,用筷子划着米线进食。”张美楷介绍,而且“划”与“滑”谐音,也体现了米线爽滑的特点。

  在云南,虽然米线食用的品类繁多,但最有名的还属云南过桥米线。图为建新园厂区一楼鲜粮制品车间。

  图为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把压榨挤片后的蒸浆压条。

  图为车间工作人员把压条后的蒸浆挤丝成型,成品米线需用水清洗梳理,煮制后的米线需进入冷却池冷却。

  2017年6月,建新园过桥米线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宗的过桥米线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耗材,从购买食材到烹饪上桌要经过多重工序,除了选取质量过关、品相良好、口感顺滑的米线以外,汤才是过桥米线的制胜法宝。

  张美楷介绍,熬制汤汁所用的猪肉、筒骨均精心挑选自云南的玉溪、宜良一带家庭饲养的新鲜土猪,而汤的主料鸡则是选自云南昭通、文山、武定一带的乡村土鸡,经过加工后放入水中烹制,然后打去浮沫再用中火熬制8小时-10小时,当汤呈乳白色时,用细丝漏过滤去杂质,才可出原汁汤。

  现在的米线烹饪,除了保留传统汤汁的制作厨艺以外,还会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佐以时令的新鲜时蔬和肉类半成品,精美摆盘后才会端给顾客食用。它老少皆宜,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过桥米线吸引很多顾客前来食用的原因,除了可以享受美味以外还有其讲究的吃法。”张美楷介绍,过桥米线正确的吃法是待汤和配料准备齐全后,先将蛋液打散,把盘子里的脊肉、鱼片等生肉放进蛋液包裹后放进汤里,在汤的高温下,几十秒钟肉就会熟了,随后将其他半成品依次放进汤里,最后放时令蔬菜和调料,一切完成后把装米线的碗放在汤前,舀几勺汤汁浇于米线上,再用筷子把米线挑到汤碗里来吃,一部分米线在米线碗里,一部分在汤碗里,正所谓“过桥”。

  建新园的过桥米线有四大特色:第一是碗大;第二是三烫,即汤烫、碗烫、米线烫,高汤起锅后用油封住,上桌时碗里的汤仍保持极高的温度;第三是生肉用刀切得薄如纸,放入碗中,一烫便熟;第四是料多,云南人把过桥米线叫作一套米线,稍有档次的一套米线配料就有十几种,还包含了许多云南的土特产。

  1989年,张美楷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过桥米线烹饪制作方案,带着云南特产宣威火腿、武定壮鸡、宜良老鸭等原料飞抵天津,参加“地方风味名特食品”擂台赛。在大赛上,他将一碗表面看似冰封雪原的高汤和一碟碟摆设精巧美观、色泽鲜艳、薄如蝉翼的生火腿片、鸡片、鱼片、猪肝片、脊肉片、腰片、肚片等摆到桌面上进行讲解和吃法示范,众人品尝后无不称赞,当即获得好评,使云南过桥米线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夺得首届饮食优质产品“金鼎奖”。图为张美楷参赛照片。

  如今,张美楷收了很多徒弟,让建新园过桥米线的品质又上了一个台阶,成为过桥米线传统技艺的传承者。他说:“正是因为有了米线,才有了如今的我,作为一个厨师,40年来,看着云南米线在加工、烹饪、食用方面不断变化、发展,特别的欣慰。米线的演变和厨师的改良息息相关, 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能保留住米线的传统烹饪方法,让这门手艺得以传承和发扬。”

编辑: 覃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