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有条“喜帖街”
“当初的喜帖金箔印着那位他,裱起婚纱照那道墙,及一切美丽旧年华,明日同步拆下。”歌手谢安琪的一首《喜帖街》唱出了香港湾仔利东街的落寞。这里是著名的印刷品门市集中地,尤其是有很多印制和贩售囍帖的店家,于是大家都开始叫它囍帖街。
在昆明也有一条这样为昆明市民熟悉的“喜帖街”。喜帖街短而窄小,住着的也都只是一些寻常人家,每年有许许多多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新人们携手而来。
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商场车站旁,几家红色店面的糖果和喜事用品的店特别显眼,从湖南来云南经商的蒋苏就其中一家的店主。据蒋苏介绍,他在昆明有两个喜糖店,在玉溪还有一个,其中,位于双龙商场对面的这家“钟爱一生婚宴喜糖专营店”是他的第一家店,已经开了有十多个年头。
中午11点多,蒋苏没空准备午饭,也丝毫没有要午休的样子,他和店里的伙计正坐在小板凳上,“藏”在几个货架后面忙着折糖盒、包喜糖。“这家人买了2000盒呢,2个人都至少要包4天。”在他家的店里买糖,蒋苏都会免费赠送糖盒,包好以后交到顾客手中,甚至有的顾客只是在这里买糖,但自己买了盒子,蒋苏都会免费帮客人包装。
通常一盒喜糖是包6颗糖,盒子大一些的可以包8颗,“以前才没有那么多款式的盒子呢,都是用报纸包。”开店十多年,蒋苏觉得新人们对喜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论是从包装上还是从糖果的品质上,都偏向高端,价格便宜的水果糖已经不再是受到追捧的产品了。
“老板,这个38一公斤的能不能和78的混着一起包装?”听到有顾客询问,蒋苏赶忙起身介绍。“能的,只是算价格的时候是单独算,可以包在一起的。”店里的糖价格从10元到80元不等,都是以公斤计算的。
“我们小时候就跟着大人来这边买,当时觉得这里就是小朋友的天堂,什么糖都有,现在要结婚了,就首先想到这里了。” 有客人这样说。
“红纸杯有了、红盆有了、喜盘有了、喜帖有了、婚庆对联有了……”聂静的婚礼就在明天,她和朋友在这里清点着她需要的婚礼用品。“我是在地图上搜婚庆两个字,导航就推荐这里,真的很牛,什么都有!”聂静不是昆明当地人,但通过导航来到这里选购,没想到竟然能“一站式”购齐。最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敬茶要用的坐垫、茶具和给新娘洗脚的盆都有,甚至还有许多原本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
在短短的前卫路上,每一家婚庆用品店都是喜气洋洋的,蒋苏家主要是卖喜糖,另外几家也有主打喜帖的,类型很多。“现在不行啦,人越来越少,以前还有个牌坊,后来也被拆了。”自从昆明老螺蛳湾商场搬迁后,他明显感受到了生意下滑和人流量减少,虽然产品的款式不断推陈出新,服务也做的越来越周到,但销售额还是大不如前。
他曾经参加过“昆交会”,想把自家的喜糖事业推广到省外,乃至东南亚。但由于周边国家的婚礼习俗还是与中国的大有不同,让喜糖“走出去”的心愿终究没有达成。他回忆起“喜帖街”繁盛的时候,80%的店铺都是经营喜糖的,还有相关的烟、酒等和婚庆有关的产品。“现在卖糖的店少了50%,但是我仍会继续在这里卖下去,毕竟这是从我父亲就开始从事的工作,我自己也乐在其中。你哪怕明天要结婚了,要准备的东西今天都能在我这买齐。看看那些幸福的笑脸,真的很美。”
记者:关喜如意(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