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温度的“守”艺人
一个拥有手艺,更懂得坚持的人,就可称之为匠人。一辈子只做一项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与乏味,但对于他们来说却都是快乐与满足。他们都是老西安时期的国企员工,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们仍旧坚守着自己的手艺与“事业”。
他们都是老西安时期的国企员工,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们仍旧坚守着自己的手艺与“事业”。1969年,17岁的老黄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安市自行车零件厂当一名工人。上个世纪80年代,国营自行车的销路越来越窄,厂里的活也越来越少。1992年,老黄接手“长江自行车营业部”继续着自己的自行车事业。新华网 申博望 摄
老黄是个念旧的人,修车店里老式牌匾、发黄的吊扇、水磨石地面,还有从20世纪60年代沿用至今的货架、展柜,都让“长江自行车营业部”散发着年代的味道。新华网 王智超 摄
胡全民是老黄店里的一名修车师傅,他的这门手艺已有40余年。“长江自行车营业部”从老板到员工,每个人都拿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收入,但坚持却让他们无所畏惧。新华网 王智超 摄
曹平安1977年开始在西安市含光门附近的国营理发店上班,一干就是近40年。去年,国营理发店面临拆迁装修,老曹就开始被迫回家休息。做了一辈子理发师,闲不住的他开始在明城墙下摆摊剪发,这种流动式“理发店”客源也是相当不稳定。新华网 申博望 摄
在这里,时常会有老顾客专程来找老曹剪发。新华网 申博望 摄
在西安市明城墙下,还有很多像老曹一样的“老牌”理发师。新华网 王智超 摄
修表在很多人眼里非常特殊的职业,一位年近古稀的女修表匠应该是不多见到。就是这样一个费时又费力的职业,李鹤玲却戴着5倍的放大镜伏案坚持了48年。新华网 王智超 摄
2001年李鹤龄从亨得利钟表店退休,由于不愿放弃自己的这份职业,在西安市西梆子市街,开了这间4平米的钟表修理部。新华网 王智超 摄
坚守,是李鹤玲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每位顾客的负责,开店到今天一直都有保修半年的承诺。新华网 王智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