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原来中国古人是这样过清明节的,而如今我们更……

2018-04-04 17:20:44   来源:云桥网综合

  清明既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不止是汉族,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中国人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但这一天,按习俗也是全家踏青游玩的日子。

  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清明节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与其说清明节是祭祀扫墓的日子,不如说其深意是珍惜。珍惜现在,孝顺父母,善对妻儿,爱惜身体。

既然是从古流传到现在的传统节日,

那清明节我们古人会做些什么呢?

扫 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或者墓园探望过世的亲人。他们铲除杂草,清洁墓碑,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踏 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家长可以趁着清明的小长假带小孩到植物园、湿地公园或者城郊的小山林等地方踏青,让孩子亲密接触大自然。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家长可以在踏青时选择空旷的场地,为孩子准备风筝,让孩子在春暖花开之时尽情地奔跑。

荡秋千

  秋千本是在树桠枝为架,用彩绳缠绕而成,现代多用绳索加踏板制成,多为儿童所喜爱。

植 树

  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吃青团

  青团,又叫艾团,青团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

射 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 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现代人过清明怎么过?
虽然还是扫墓、植树和踏青等
但我们祭扫和踏青都有了不一样的改变。

更文明:用鲜花怀念先人

 

  现代中国人越来越接受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鞭炮,用音乐代替火烛,在墓前给先人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讲一段往事,用绿色、健康的方式来追思先人。

更开心:三天小长假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这一天也放假,加上周末两天的休息,总共连续休息三天。所以这三天里,中国人都会选择去自驾去周边游玩。

 

更便捷:全程高速免费

 

  清明这三天,中国的高速公路是免费通行的。高速免费时间为2018年4月5日0点——2018年4月7日24点,免费3天。

  高速公路的免费通行车辆类型为7座及7座以下小型客车,一般的家用轿车,只要不是8座的都免费。

  整合:云桥网编辑朱东然

编辑: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