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师是怎样炼成的?
冉姣:柔道女孩变为咖啡画家
图片由冉姣提供
“你一定想不到我以前是读体校练柔道的吧?”3月6日,记者在昆明金鼎科技园咖果咖啡采访了冉姣,她在昆明地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技能竞赛暨2017年昆明地区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看到一杯杯出自冉姣之手的意式咖啡表面,孔雀、老虎、青蛙等图案惟妙惟肖,记者难掩惊讶之情。她语气认真地说:“做咖啡改变了我的人生。”
1982年出生的冉姣,是四川成都人。她从体校毕业后,尝试了很多工作,最后进入成都一家饮品公司上班。由于公司业务调整,大约两年前,她来到昆明做咖啡设备和饮品物料销售。“逐渐接触到云南咖啡和咖啡圈后,我对制作咖啡特别是咖啡拉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冉姣告诉记者,做咖啡、赏咖啡、品咖啡都是美的享受,是值得追求和付出的事情。为了能亲手呈现意式咖啡的华丽美观,她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利用各种机会自学咖啡拉花,并积极向新认识的咖啡师请教,进步很快。
左手握咖啡杯,右手提拉花缸,将杯子倾斜约15度。先倒入一定牛奶,再稍微抬高拉花缸,手腕流畅、精确、有节奏地晃动,浇出花朵和叶子的形状,然后用勾花针蘸牛奶刻画细节。站上吧台的冉姣立刻展现出不一样的状态,片刻,一朵楚楚动人的白色“郁金香”便在杯中绽放。“咖啡师就像画家,拉花和雕花如同行笔,要有自己的想法和风格。”
图片由冉姣提供
在同行看来,冉姣专注拉花不是为了炫技,而在于对咖啡的热爱和对做好每一杯咖啡的执着。“其实,咖啡最终是用来喝的,不仅要好看,更要好喝。”冉姣觉得,做咖啡让她懂得了追求事物的本质。因此,她对拉花前的称重、布粉、压粉、萃取、打奶泡、浓缩等一系列操作也相当讲究,力求使成品达到温度适中、顺滑绵密、味道平衡等标准。
“在不少人的固有印象里,咖啡的味道只有苦和酸。其实品咖啡不能只用舌头,还要靠鼻后嗅觉。”冉姣边说边为记者端上一杯咖啡。在她的指导下,记者喝出了焦糖和黑巧克力风味。冉姣说,平时她习惯向身边的人普及咖啡的喝法,空余时间还会为初学者培训咖啡制作技艺。“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咖啡、爱上咖啡。”
图片由冉姣提供
对于过去不久的2017年昆明地区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冉姣印象深刻:“我很珍惜这次同台竞技、同台交流、同台学习的机会,赛后与一些优秀咖啡师成为了朋友。大家经常切磋技艺,互相促进。”她表示,技能竞赛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加之大众消费需求的改变和云南咖啡产业的基础,在云南做咖啡师很有前景。
“在进入决赛的10名选手中,我的年纪最大,是其他‘90’的大姐姐了,做咖啡也是‘半路出家’。”采访尾声,冉姣特别强调,她参加比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向愿意从事咖啡行业的年轻人证明:有梦不怕晚,只要坚持不懈,梦想早晚会实现。
记者:朱海(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