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咖啡师是怎样炼成的?
“95后”咖啡师付佳佳:进步秘诀就是“不断重复”

2018-03-12 18:09:52   来源:云南日报

图片由付佳佳提供

  1995年出生的付佳佳脸上还带着同龄人的羞涩,但在昆明咖啡圈,她已经是一位业务娴熟、经验丰富的咖啡师。在昆明地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技能竞赛暨2017年昆明地区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上,付佳佳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绩。谈起进步的秘诀,她表示:“一遍遍重复,按比赛标准做好每一杯咖啡。”

  3月9日,身穿标准工作装的付佳佳作为实习吧员,正在昆明洲际酒店大堂彩蝶吧忙碌。“今天客人很多,我已经做了30杯咖啡。”只见她全神贯注、操作规范、忙而不乱,举手投足间显得自信从容。“对于咖啡师而言,每一杯咖啡都是自己的作品,必须认真对待,才能赢得顾客的肯定。”她说。

  付佳佳是昆明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因为兴趣爱好和专业关系,她从入学起就开始在学院的旅游综合管理实验室学习咖啡师技能。经过老师教授和自己努力,付佳佳很快掌握了咖啡豆种辨别、单品咖啡冲泡、花式咖啡制作、咖啡拉花等技能,在大一就考取了职业技能中级咖啡师资格证书,之后还成为了实验室的学生负责人。

  

图片由付佳佳提供

  在各种类型的咖啡中,付佳佳最擅长制作意式咖啡,特别是牛奶和咖啡的融合。但这也曾是她在咖啡路上遇到的最大困难。“考取中级咖啡师后,我仿佛进入了瓶颈期,意式咖啡的融合总是不满意,出品感一般且拉花不成型,自己一度十分沮丧。”付佳佳介绍,看似只是往萃取好的咖啡里倒牛奶的简单动作,实则很有讲究。“控制好牛奶注入的角度、流速及手的旋转,使咖啡和牛奶充分融合,才能保证咖啡香味醇厚,酸、苦、甜等口味平衡。”

  通过一次次尝试和总结,付佳佳发现问题出在打奶泡上。“奶管伸入牛奶的角度不对,混入牛奶的空气不足,打出的奶泡不够细腻。另外,时间和温度的把控不到位,造成牛奶和咖啡分层或牛奶没有甜感。”休息调整一段时间后,她又回到了实验室。

  “课余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要练习,遇到学院的大型接待活动,1天能做50多杯咖啡。”回忆起往事,付佳佳觉得做咖啡并不辛苦,反而很放松,因为这是她喜欢的事。同时,她还经常在假期里到相关行业实习,让自己的技能与市场接轨。“4年来,付佳佳做过数不清的咖啡。“3天不做就生疏了。”在她看来,要保持手感并有所提高,只能反复训练。“功到自然成嘛。”她笑言。

  在2017年昆明地区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创意咖啡环节,付佳佳展示了自创的“枣咖”,得到了评委好评。“把红枣、牛奶和燕麦一起熬制,过滤、打发后与咖啡混合,既有营养又可避免空腹喝咖啡引起胃部不适等问题。”她认为,这次咖啡师比赛给像她一样的在校学生和社会对接的机会,让大家进一步认清了行业规范和标准,深切感受“工匠精神”。付佳佳也坦言,由于决赛前夜通宵准备以及现场紧张等因素,比赛时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当得知2018年昆明市还将举办咖啡师比赛时,她表示有机会还要参加。平日里,付佳佳是一个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的女孩,她还考取了高级调酒师资格证和爵士舞教师资格证(1到3级)。令她感到最幸福的事,就是让父母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咖啡。“看着父母喝得津津有味,我非常开心,希望自己用心制作的咖啡能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记者:朱海(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