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讲:真实的唐伯虎
今天本是普通的一天,但是云桥老师突然发现了一个不普通,原来,今天是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诞辰。
受影视作品的影响,我们会有错觉的认为唐伯虎应该是这样的。
标准的高富帅、娶了八任老婆最后还把秋香点回了家,简直就是人生大赢家。
但真实的唐伯虎到底是什么样的?简直就是这个版本的反义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真正的唐伯虎。
唐寅,字伯虎,后改为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早点随沈周、周臣学画,融合南北画派,布局舒朗,风格秀逸清俊。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伯虎出生商人家庭,16岁时考取了秀才。就在他人生自得意满的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曽应宁王朱宸豪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卖傻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回到苏州,朋友众筹买了一做城外非常破旧的房子,唐伯虎给这个破房子取名桃花庵。这时突然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经典台词“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当时听起来觉得好雅兴,但其实描述的却是唐伯虎非常穷困潦倒的生活。
但是就是在唐伯虎遭遇人生最寒冷的打击时,他却画出了他一生中最好的画。
《春山伴侣图》
《山路松声图》
《骑驴归思图》
唐伯虎在这个时期的画,他的人物都显得特别小,小小的窝在一个角落里,就像是现实生活中他自己一样的。
所以在看似恬淡的风景里面,其实唐伯虎的内心是特别卑微不畅的。
这样穷困潦倒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嘉靖二年冬天,那年唐伯虎五十三岁。在病中的他艰难的爬了起来,拿起桃花笺,写下了自己一生的绝笔“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