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以红河谷—绿汁江促全域旅游发展
寒冬时节,许多地方都是一片萧索之感,走进新平县戛洒镇,却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漫步在戛洒的街道上,隐匿在绿树里崭新的花腰傣建筑,静静流淌的红河水,游人如梭的街道……无不让人认为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多年来,哀牢山、红河谷、花腰傣几大旅游资源,推动着戛洒镇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它已经是一个散发着无限魅力的风情小镇了,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
据新平县旅游发展局局长杨永岚介绍,戛洒小镇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是新平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红河谷—绿汁江作为新平县重要旅游资源“两山一谷”(哀牢山、磨盘山、红河谷)之一,在新平县流经了新化、老厂、水塘、戛洒、漠沙五个乡镇。新平县的6个A级景区,有4个都是在红河谷—绿汁江流域内,这足以证明,这一区域是新平县内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区域。近年来,新平县更是紧抓资源优势,加大力度促进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见的成效。
首先,庄园建设成效显著。依托红河谷—绿汁江流域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旅游新业态的老厂乡勐炳地衡丰“葡萄庄园”、戛洒镇“褚橙庄园”和“桔荔庄园”、漠沙镇“猫哆哩庄园”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旅融合上走出了一条可喜之路,庄园旅游已初见成效,影响力越来越大。
其次,旅游特色村寨创建初见成效。依托红河谷—绿汁江流域特有的气候、丰富的农副产品、热果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及花腰傣民族文化等因素,进一步打造大小槟榔园、旋涡村,漠沙南碱、大沐浴、南媷等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特色村寨基础、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影响力、知名度越来越高。
再次,戛洒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杨永岚向记者介绍,戛洒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也有了一定的旅游吸引力,但是可进步的空间依然很大。为此新平县在近年来依托戛洒集镇特有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文化优势,并按照省级旅游度假区及4A级国家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戛洒哀牢小镇大景区的思路,实行集镇功能、旅游和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在完善戛洒集镇整体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花腰傣民族文化元素和风格。
同时,还在集镇周边大小槟榔园、漩涡、曼李、曼秀、曼湾、速都、平寨等傣族聚居村寨规划开发建设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冬季养生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打造戛洒花腰傣民族文化风情体验区,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开发养生避寒旅游。
此外,新平县还将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旅游开发充分融入《新平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一地双核三区四环五带”的总体旅游发展思路,坚持“风情花腰傣 神秘哀牢山”的旅游形象定位,主打“花腰傣之乡”品牌,将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旅游开发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抓。
下一步,新平县将加大旅游项目包装策划、旅游招商引资、融资力度,加大旅游产业资金投入,积极打造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旅游圈,大力开展特色旅游小镇(名镇)、特色旅游村及旅游度假区和旅游庄园的创建工作,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整合全县各部门资金、资源和力量,按省级旅游度假区和4A级景区标准建设,强力推进戛洒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打造戛洒花腰傣风情旅游品牌,带动红河谷——绿汁江流域整个沿线的旅游发展。
杨永岚介绍,至2022年,要让红河谷—绿汁江流域开发拥有1个AAAA级风景区、1个AAA级风景区、1个AA级风景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老厂哈科底、水塘波村、戛洒马家寨、朱家寨、平寨、大槟榔园、旋涡、漠沙南碱、大沐浴、南薅、下灯笼村)。旅游行业直接就业人员要达到5000人,间接就业人员达到23000人以上。五年内培训旅游从业人员2000人次。
作者: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