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旅游学术“大咖”:文、旅和大数据一起玩

2018-12-26 09:37:30
来源:云南日报

  2018年被称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元年。12月20日,全国旅游学术“大咖”共聚昆明,参加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2019中国旅游研究院机构年会。一场关于文化、旅游、大数据今后怎么“一起玩儿”的讨论在此展开。

  “诗和远方”的理性落地

  主题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圆桌讨论中,专家们一致认为“文旅从来没有分家”。不过,文旅融合热火朝天的背后,带来的困惑诸如“文旅融合是需求层面的融合”还是“供给层面的融合”不绝于耳。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的程遂营教授谈到, “诗和远方”从来都在一起的,从管理层面的需要,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打通了文化和旅游的“任督二脉”。

  对于不少文旅方面的学者来说,文化和旅游管理的融合,为学术与实践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的郑向敏教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学术研究人员,文旅融合以后对学术研究的范围更广了、空间更大了。

  “文”和“旅”如何愉快地一起玩耍?中国旅游研究院台湾旅游研究基地的黄福才教授提出,决定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关键是看当地的生产力。“培育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供给太重要了。”识别文化价值、注重产品创新、提高持续投资能力、开发特色产业等因素都将影响“文”和“旅”结合的效果。

  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的窦志萍教授补充道,作为学者来说,应该关注消费类的融合,特别是用新型的资源观、发展观指导文旅融合后产业的发展,并把学术论文转化成为具有指导性的方案。

  玩转大数据路漫漫

  另一场主题为“大数据重构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的讨论中,专家们把话题投向大数据。

  在他们眼中,大数据就像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它可以帮大忙:游客偏好、景区承载安全预警,甚至是游客的心情,都尽在把握;利用得不好,它也产生不少问题:如隐私暴露、被局部信息所蒙蔽等。

  云南师范大学的王嘉学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在旅游和大数据的运营方面,筛选很关键。“把有用的信息整合进旅游信息系统里,再在旅游信息系统里,得出对决策有用的东西。”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的龚箭教授直击“痛点”。他表示,大数据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具体到文旅产业,那应该需要涉及旅游的相关部门把数据打通,为综合管理提供服务。他以分院参与设计的一个云南智慧旅游项目中的投诉功能举例,各部门数据管理的联通,让游客投诉“点对点”,解决问题的时间成倍缩短,极大提高了旅游管理效率。

  记者:王欢/文 李文君/视频 陈创业/图 (云南日报)

编辑: 李文君
面对面|旅游学术“大咖”:文、旅和大数据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