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澜湄,我爱你】来,踏上一场“故事”之旅
“再美的风景,总要和人文内容相结合,才更具吸引力。” 12月17日,结束在老挝和泰国的考察,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调研组一行来到了缅甸。作为调研组成员之一,国际青年艺术家联盟创始人兼主席王雅贇一直关注旅途中的人文元素,希望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丰富这条自驾线路的内涵。
老挝琅勃拉邦的很多标识牌均用老挝语和法语书写,很多建筑也能看到明显的欧式风格,这样的反差,折射的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对话;泰国碧差汶府的纯白佛像与斑斓的琉璃、马赛克、瓷器装饰则通过当代的艺术语言,诠释古老的佛教文化;素可泰公园内的遗迹,与古老的印度神话时空交错;缅甸8大生肖和仰光大金塔”星期佛“的对应,是每个到仰光的旅行者必修的“课程”。
”这条线路上星罗棋布着很多国家公园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也许一个雕刻或者符号就连接起了各种非具象化的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带着发现的目光,寻找这些符号背后的故事。许多地方,就是因为在此生活过的人、发生过的事而变得鲜活、有趣,进而让人产生联想和憧憬,最终发展成为旅游目的地的。“王雅贇说。
地貌景观最丰富、物种资源最富集、生态文化最原始、宗教文化最多元、民族文化最缤纷、世界遗产最集中……随着调研组的不断前行,澜沧江——湄公河的魅力也在不断被发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每一座城市的故事连接、叠加,澜沧江——湄公河这条国际河流还将讲述怎样的传奇,焕发怎样的活力?
【新闻链接】
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国际段自驾调研从12月9日正式开始。本次调研涉老挝、泰国、缅甸3国,旨在考察澜沧江——湄公河下游地区自驾线路情况、通关便利性、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及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接当地政府机构和旅游主管部门,将联盟建设从设想变为现实。
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牵头,云南省旅游业协会、昆明蜂鸟运动有限公司、同程旅游、昆明赛莱规划设计、上海雅杰文化、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协办,地学旅游研究基地参与。
记者:李恒强 (缅甸仰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