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于剑湖湿地得到救助
近日,剑川县森林公安局成功救助了一只翅膀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经过三天救治,灰鹤伤情好转可以放飞,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请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为灰鹤装上卫星追踪器,并将其放生在剑湖湿地。
11月28日,剑川县森林公安局接到报警称,家住剑川县弥沙乡东庄村的村民马先生家中突然飞来了一只“仙鹤”。随后,剑川县森林公安局老君山派出所民警张波立刻组织警力到马先生家中。
民警发现这只“仙鹤”疑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翅膀处有皮外伤,便立刻把它带回派出所请兽医站人员救治。经过剑川县森林公安局民警的鉴定,这是一只灰鹤幼鸟,可能在迁徙途中迷了路,误打误撞飞入了农户家中。
在兽医站工作人员和森林公安的悉心照料下,灰鹤伤势有较大好转,已具备野外放生条件,剑川县森林公安局于11月30日将灰鹤转移到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准备放生。
为了放生能够顺利进行,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专家,在剑湖湿地内根据灰鹤的生活习性,并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为这只被救助的灰鹤幼鸟寻找适合的放生点,同时为即将放生的这只灰鹤装上了卫星追踪器。通过一下午的紧张工作和通力配合,这只“仙鹤”终于顺利回归了大自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伍和启说:“我们这一次来,给灰鹤带上卫星追踪器,是希望通过卫星追踪技术来追踪这只灰鹤在剑湖湿地的活动情况。如果它迁徙的话,那它的迁徙路线也会得到绘制。”
剑湖是中亚候鸟的重要迁徙地。“前几天,剑湖湿地有54只灰鹤种群在这个地方经过,有可能这群灰鹤通过这样一个迁徙通道往更南的区域去越冬。剑湖湿地是这个迁徙通道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或者对候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加油站,我们想通过放卫星追踪器来获取重要的保护信息。”伍和启解释。
大理剑川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张望星说:“近年来,剑川县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强以剑湖保护治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抓实剑湖保护治理和恢复工作。剑湖湿地生态环境稳步好转,野生鸟类栖息地质量明显改善,剑湖越冬候鸟的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 黑鹳、彩鹮 、白琵鹭 、铜翅水雉等珍稀鸟类不断被发现 ,目前来剑湖越冬的候鸟约15000只,其中灰鹤有50多只,紫水鸡数量近2000只,已成为全国较大的紫水鸡栖息地之一。未来,我们还会不断加大对于剑湖越冬候鸟的保护工作。”
相关链接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剑湖位于我国西部候鸟迁徙的通道上,是一个多样性较明显的高原淡水湖泊,自然生态资源优良。剑湖既是候鸟迁徙过境时的集结点,也是候鸟“加油站”,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到此停歇越冬。
据统计,剑湖湿地2017年冬季共监测到迁徙鸟类40种23000多只,栖息在湿地上成群的候鸟成为剑湖冬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剑湖也因此成为冬日游客到大理观鸟、摄影的主要打卡地之一。
记者 字丹瑶(云南网)
图片由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