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澜湄上游去看看】西藏有恐龙?在哪里?

2018-11-30 10:27:24
来源:

  时间:2018年11月29日

  行程:西藏察雅县——昌都市

  距离:约90公里

  最高海拔:3233米

  11月29日,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国内段自驾调研组继续在西藏的考察。调研组从察雅县出发,沿着茶马古道的印记来到了昌都市。

  相比之前几百公里的山路,我们都觉得今天路况较好的90公里行程可能平坦有余、乐趣不足。不过,随着考察线路的不断延伸,各种精彩的不断出现,滇藏公路在我们眼中变得越来越生动、立体、有温度。

   

  才上路没多久,石壁上的“大脚印”3个字就映入眼帘。难道,是传说中的野人脚印吗?

  原来,这里因发现3个巨大的侏罗纪时期古脊椎动物脚印而得名。这也是西藏恐龙足迹的最早记录。

  据介绍,恐龙足迹附近还有丰富泥裂和波痕。专家认为, 1.5亿年前的昌都正处于海陆交替的阶段,这些大恐龙说不定正漫步在海边呢!

  真是太奇妙了!沧海桑田,彼时漫步于此的恐龙一定不知道:它们闲逛的地方,现在是世界之巅。

  

  来不及细细研究,我们继续前行。

  还有十几公里就到昌都城,一块写着“卡若文化遗址”的路牌醒目出现。曾经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会有什么遗迹?

 

  这个遗迹,不得了!

  1977年,一个水泥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石斧、石锛和陶罐。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上万件石器、骨器和陶片。其中的双体陶罐还被西藏博物馆收藏,被视为镇馆之宝。据专家鉴定,这些物品均出自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卡若遗址的发掘,将西藏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约5000年前,被公认为是西藏的3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它对西藏的历史和考古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了解昌都概况时,强巴林寺的名字一定会出现。这个位于昌都马拉山上的寺庙,是藏东第一大寺,也是西藏驻寺僧人最多的寺庙之一。

  提起强巴林寺,不能不提这里的“辩经”。在藏传佛教看来,辩经是提高个人修行的有效途径,辩经的目的不在于一较高下,而是希望通过抽丝剥茧的辩论去伪存真,从而获得真知。成百上千人的唇枪舌战,是游客了解西藏的又一个窗口。

  

  到了,昌都市终于到了。

  这个茶马古道上较大的集散地,也是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昌都是藏语,其意为“两江交汇处”。扎曲和昂曲在昌都相汇为澜沧江。这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昌都还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

 

  干净的街道、耸立的高楼、热闹的店铺……这条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线路,因为昌都而弥漫出久违的烟火气。领队说,昌都发展日新月异,几年前并不是这个样子。

  曾经,需要数年才能走完的茶马古道,今天可以“极速”畅游。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多游客的涌入,昌都这座1300多年前的马帮重镇将再次焕发怎样的活力?

  

  回想这一天的行程,滇藏公路继续给我们带来惊喜。从恐龙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从茶马古道到现代昌都,一路走来,我们乘坐的仿佛不是汽车,而是一台时光机。

  记者:李恒强(云桥网)西藏昌都报道

编辑: 覃雪丹
【到澜湄上游去看看】西藏有恐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