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 一面墙 悠闲的阅读时光 这可能是如今昆明最有文化味的一面墙了

2018-11-26 11:13:22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这可能是昆明最有文化味的一面墙了……”近日,一名做建筑设计的网友给记者发来几张街拍。昨日,记者寻踪来到了这条街道——新闻南路。冬日暖阳照耀着清灰的街面,满目绿茵的行道树,椿上花街数米长的白色文化墙格外显眼,让人如沐春风。雪白墙面灰黑色的涂鸦,小巧花篮点缀其中,黑白交错、花红叶绿的南侨机工历史文化墙让人耳目一新。而最引人注意的,是墙上两个设计精致的玻璃书箱,旁边写着“分享阅读书箱”。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驻足,旁若无人地享受着午后悠闲的阅读时光。

  分享阅读书箱
  分享一本 拿走一本

  今年10月初,两个“分享阅读书箱”在新闻南路正式启用。小书箱设计精致,造型统一,能放很多书。为方便市民使用,书箱放置在椿上花街旁的历史文化墙上。没有落锁的小书箱奉行“分享一本,拿走一本”的规则,倡导广大市民一起分享和传递阅读的快乐。放置在书箱里的书不算多,但进行了简单分类,有杂志类,也有不少常识宣传单。

  “书箱里的书大多是一些热心人士捐赠的,少部分是社区订的杂志,书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众人好评。”五华区大观街道办新闻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分享阅读书箱的负责人赵女士说,现在的人太忙,有的人已经没有静下心来捧书阅读的习惯。为了给忙碌的市民提供一个分享交流的阅读平台,拓宽阅读渠道,丰富市民们的文化生活,因此在文化墙设立了分享阅读书箱。她坦言,路边也设立了座椅,路过的人们不仅可以坐下来阅读,也可以借走。当然,也鼓励大家往里投放优秀书籍,交换阅读。下一步,服务中心将对文化墙书箱做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对于我们附近的居民来说肯定是好的,我家里有很多看完的书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在可以通过交换书本的方式和别人分享阅读。”市民冯女士住在新闻南路一小区,路过的时候总会驻足看一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喜欢分享的她也想把自己闲置的书放进去,让更多的人一起来享受阅读的乐趣。
  尹先生的杂货铺开在书箱对面,他告诉记者,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不少人会被文化墙上的书箱吸引,其中老年人居多。“偶尔会看到有人拿书、放书,有这样一个分享的平台虽然很好,但是我觉得书箱里的书有点少。”

 

  住了4年的小巷
  居然变得那么美

  书箱里,有人留下了一封字迹娟秀的信,写信人是一位高三文科女生,名叫Angela:
  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匆匆路过自己居住有4年之久的新闻里巷,发现它被点缀了一番,这个老巷子是越来越美了。突然想起之前在书中读到过的一句话:“挂满回忆的老墙,不要去倚靠,会有时光剥落。”
  是啊,白云苍狗,一晃我从初中生变成了一名高中生,是新闻里的这条路陪伴我,一路风雨一路阳光,我们一同成长,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感情。在我的记忆中,这条路就是我归家的路,新闻里社区就是我的家,是我所有记忆储存的地方,我看着它一天天地变化,更焕发着生机,浑然不觉着这里是老地方。这里的太阳更有暖意,不似高楼大厦般,它更平易近人,安静祥和的小道,斜阳里的绿荫,在回忆中沉沦的你我……
  这个用于交换书籍的书箱点燃了我内心的光亮,假期游学于英国的我在那里的居住区里无数次遇到过这样的分享书箱,不禁立刻想起了家,要是新闻里也能有一个这样的书箱该多好,不仅能从阅读中收获真知,更能够在分享与交流中收获快乐。而如今,它竟就这样摆在我的面前,我实在是高兴坏了!就像礼物一般从天而降,十分感谢让它出现在这里的人们……

  Angela还提供了几本让自己受益匪浅的书,风格各有不同,她还提供了一本笔记本,如大家有喜欢的书籍想阅读可以留言,尽她所能为社区分享,也可记录借书情况。最后她请大家都爱护公物,让这个书箱能继续保持下去。
  走在新闻南路上,记者发现,只要留心常能发现文艺的味道,街边的小咖啡屋、茶屋……让人感到宁静。夜幕降临,路边一家杂货店前老板兀自吹起了葫芦丝,认真地练着那首“彩云之南”……
  分享一下
  Angela的信,有没有让你想起那条你回家的路?
  回家的那条路、小区旁的那条路,是我们最熟悉的路,也可能是我们最陌生的路——虽然走了千遍,但它的美却最容易被忽略。
  今天回家时,重新看看它吧,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它可能是最有烟火气息的,也有可能多了一片超适合拍照的爬山虎……把你的发现,用图文的方式发给我们吧,标注“我们社区·路”。晚报君将从中抽取3位最有趣的网友,每人将获得两张大海草山景区的门票哦!

  记者 吕世成

编辑: 覃雪丹
一条街 一面墙 悠闲的阅读时光 这可能是如今昆明最有文化味的一面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