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南”APP举行线下沙龙——智慧旅游“创”出云南美
“'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的角色是当好游客的工具和平台,希望人们通过使用它,真正感受到在云南旅游的幸福。”9月20日,“游云南”APP举办“智慧游云南 旅游新革命”沙龙,参与嘉宾通过APP的“刷脸”功能入场,畅谈“一部手机游云南”如何助力云南旅游革命,云南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总裁舒展道出了项目建设的初衷和使命。
“游云南”APP,带动“吃住行游购”5大服务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把游客需求、商家服务与政府监管有效地连接起来。舒展认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一部手机游云南”的样子,但他们的愿景都是云南旅游变得更好更美。“旅游革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部手机游云南”作为旅游业和互联网跨界深度融合的一个产品,将对云南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的“痛点”着力出击。同时,该机制在全国开创了先河。参与沙龙的专家对此表示赞同和期待。
“一部手机游云南” 专家组成员、云南大学教授陆歌皓介绍,“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协助构建由规范指数(政府评价)、品质指数(专业评价)、体验指数(游客评价)3个维度构成的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对入驻平台的商家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平台公开发布诚信分,既可作为政府监管依据,又可为游客选择旅游企业提供参考。这对云南营造诚信、规范、理性的旅游经营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创造条件。
开展“旅游革命”,基层的旅游从业人是“根”。“发挥线下的旅游行业和领域的主观能动性,去闯去创,在智慧平台上才能将协同效应发挥至最佳。”云南机场集团副总裁李盈霖对云南旅游的“行”这一要素,既看到成绩又感到压力。智慧停车场、智慧卫生间、智能母婴室等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上线,在这里起飞降落的游客能感受到服务品质的提升。但从国际航空物流方面来看,“出多进少”的情况让她看到积极作为、主动推广的迫切需要。
来参加沙龙的嘉宾谈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当文化资源越来越多地被转换成旅游产品,如何才能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云南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庆雷分享道,云南的文化资源“富矿”通过新载体、新形式的“包装”,迸发出的市场潜能不可小觑。云南文化和旅游的成功融合,已经出现了不少“网红”地点和产品,比如碧色寨、快乐拉祜、勐海造纸等。云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雁玲认为,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是平台,它用最简便的方式,让文化“活”起来、“好玩儿”了起来。
当天,腾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10位专家颁发了“一部手机游云南”首席顾问聘书,5位媒体专家被聘为“一部手机游云南”首席媒体观察员。
记者 王欢 李恒强(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