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抚仙湖重现徐霞客笔下的容颜

2018-06-01 10:29:36
来源:云南旅游政务网

  立夏时节,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仙湖湾内,十几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骨顶鸡,一会在水面上欢快地游弋,一会在空中展翅飞舞……抚仙湖周边湿地公园里,它们美丽的身影与碧绿的水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清澈美丽的抚仙湖又回来了。”说起抚仙湖的变化,常年在湖边负责环卫工作的李桂明高兴地说,以前常常有白骨顶鸡、野鸭、秧鸡等众多水禽在觅食,后来生态环境受破坏,不少水禽离开了抚仙湖,现在水质变好了,它们又回来觅食嬉戏了。

  白骨顶鸡的“回归”,是对抚仙湖环境治理的肯定。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蓄水量达20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占全国淡水湖泊I类水的90%。

  抚仙湖的美,美在清澈的湖水。旅行家徐霞客曾以“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的诗句赞美抚仙湖。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流域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抚仙湖保护治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污染加剧的速度。

  据调查研究,抚仙湖面临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农业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城乡污水和餐饮住宿污染。

  抚仙湖径流面积小、补给水少、湖水极深、换水周期长,自我生态调节能力很低,几乎全靠大自然的雨水循环来维持自身的清净。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不可复制性。它的保护治理工作是玉溪的头等大事,也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

  长期以来,从省委、省政府到玉溪市、澄江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源头治理、过程管控、执法监管为关键,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统筹、水域水量水质并重、预防保护治理齐抓,持续深入推进抚仙湖综合保护治理。

  “十二五”期间是抚仙湖保护管理提速的重要时间节点。2011年被列为全国8个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之一;2013年抚仙湖参加全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竞争立项,成为国家重点支持湖泊;2013年12月省政府召开了抚仙湖保护治理工作会议;2015年成功将澄江、江川、华宁三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

万亩湿地 筑起北岸生态屏障

  去年初,澄江县抚仙湖北岸湿地安置房龙润园建设项目正式竣工。这对于抚仙湖北岸的广龙村、马房村的1498名村民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当天,村民们就可以领钥匙开始装修新房,尽快入住位于县城里的新家。

  抚仙湖北岸湿地安置房建设是事关抚仙湖保护的关键性重大项目,涉及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2014年,玉溪市启动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该安置房主要用于安置项目内广南营和马房村的搬迁居民,总户数达1704户,绿化率达35.1%。目前,1498名湿地项目搬迁居民已入住新房。

  “有绿色的植被、有流动的水波、有供休息的亭子,变化似乎在一夜之间。”5月21日一早,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一期工程搬迁安置户、家住澄江县龙润园的杨立明和老伴来到马房村湿地公园晨练。杨立明说,自己原来就居住在这一带,为保护抚仙湖搬离了世代居住的地方,搬进了县城高楼。他指着不远处告诉记者,原来这一片地上都是一栋挨着一栋的房子,人畜混住,一下雨污水就乱流,现在这儿变成绿树成阴的湿地公园,每天晨练到这里走走,身心舒畅。

  在马房村湿地公园,记者看到,精致的亭台、丰茂的水生植物、铺满细石的河岸与抚仙湖融为一体。

  “抚仙湖北岸产生的面源污染负荷,占抚仙湖径流区污染总量的70%。”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副局长陈黎彬说,治理好北岸这片区域成为抚仙湖保护的关键。2013年起,玉溪举全市之力,将把抚仙湖北岸新环湖路以下的村庄和企业全部搬离湖岸。农田全部清退之后,用于建设万亩生态湿地公园,在抚仙湖北岸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在生态湿地建设工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澄江县还对10年前兴建的窑泥沟等30余块共计1200亩湿地进行改造,让其重新焕发生机。目前,这些改造后的湿地已并入万亩湿地工程,成为集污水净化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公园。

雷霆出击 恢复湖岸万亩植被

  抚仙湖边,居民正在从岸上100米的范围内撤离。取而代之,一大批树木“入驻”将这里,如卫士般守护着抚仙湖的清澈晶莹。

  在百日内拆退22家企业,对上千家餐饮、住宿经营户停业进行整改验收;将搬迁上万人,恢复10万亩植被……去年12月4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百日攻坚战”打响。

  百日攻坚战以后,通过沿湖居民“两污”整治、河道湿地清理、径流区工矿企业隐患整治、旅游行业综合整治、“四退三还”和企事业单位退出等方面工作均取得实质性进展,抚仙湖保护治理10个方面100个突出问题全部完成整改验收销号。

  近日,记者跟随玉溪市抚仙湖管理局工作人员查看抚仙湖径流区整改完成情况,抚仙湖西岸“阳光海岸”度假酒店已拆迁完毕,酒店所在地早已没有往日的繁华景象,随着而来的是植被滋长的情景。沿湖一带的多数大型酒店亦如此,整改后,湖岸边进行了一场“大清理”。

  在抚仙湖径流区内,共有1544家餐饮住宿经营户,其中425家位于一级保护区内。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的餐饮住宿经营户,一律自行停业,按照整改验收条件自行整改。抚仙湖二级保护区内的餐饮住宿经营户,按照整改验收条件自行整改。

  作为“雷霆行动”的重要一环,“四退三还”全面推进。截至目前,一级保护区完成环保备案366户、关停54户,二级保护区关闭99户,餐饮住宿业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拆除抚仙湖一级保护区新增改扩建临违建筑42宗,持续加强巡查检查,对临危建筑进行再清理、再拆除,切实减少临危建筑存量,坚决做到临违建筑“零增长”;全面完成22家中央、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工作,共退出土地面积954.7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修复退出地块生态78.83亩;按照“一城五镇多村”总体布局,加快推进一级保护区2.8万居民搬迁工程,完成生态移民7626人;清理湖滨缓冲带复耕复种80块33亩,湖滨区生态恢复工程完成投资约1.0449亿元,累计种植乔木9.8万株、灌木3.78万株、竹类1.14万丛、地被18.16万平方米、水生植物4.75万平方米。

控源截污 不让污水流入保护区

  抚仙湖一级保护区2.8万居民每天产生生活污水1000吨以上、垃圾20吨以上,加之每年有900多万人次游客进入,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同时,由于沿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尚未实现全覆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管护不到位、垃圾处置不及时,致使雨污不分、污水外溢、“两污”直排抚仙湖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抚仙湖水生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解决湖水污染需从岸边抓起。

  离抚仙湖入湖河道不到100米的澄江县龙街街道十里亭村,曾经生活污水流入河道,垃圾随意堆放,如今全村131户建设全域污水集中收集,垃圾分类处理,村里蚊蝇少多了。村民王祖德领着记者在自家四处查看,一条白色的PVC管连接起院坝、厨房、卫生间,洗碗水、洗澡水等流进沉淀池,再接进刚修好的排污管网。

  “我们挨家挨户接排污管道,再统一接入城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以后农村生活污水不会直接排入抚仙湖了。”澄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余伟说,他们用“沿河截污+接户纳管”方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目前,对县城沿湖龙街、左所等村庄逐一进行建设全域污水集中收集。

  来到澄江县龙街街道白土坡村,宽敞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都与过去脏、乱、差的农村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两只分类垃圾桶,分别为可堆肥与不可堆肥。

  桶装有机垃圾分类完成的→提升到料机→脱盐去油机→油水分离→污水沉淀→生物除臭→投放菌种……午饭过后,白土坡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工作人员将村民分类好的有机垃圾检查后放入有机垃圾处理设备,经过5至8天高温好氧动态发酵,可将有机垃圾彻底分解成为有机肥料,直接产出,变废为宝。

  “两污”直排抚仙湖的现象不再发生。

  目前,抚仙湖径流区全面统筹全流域238个村落已建成的956公里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和垃圾中转站运行管护,对尚未建设截污管道的区域采取临时应急措施,铺设城镇污水管道12.5千米,完成村庄应急截污78个,杜绝污水直排入湖。加大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健全完善“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一体化机制,4个垃圾中转站实现正常运行,环湖截污治污取得新成效。

休耕轮作 有效削减径流区面源污染

  传统农业生产每年将大量的化肥留置在土壤中,随雨水冲刷最终进入抚仙湖。许多养殖户的废水处理不到位也流入抚仙湖。

  “开展土地流转休耕轮作是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抚仙湖的需要。”澄江县农业局副局长谢云涛说,大力实施抚仙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截至5月13日,右所镇、路居镇等预计流转面积50577亩。”谢云涛说,抚仙湖径流区共有26万亩耕地,按照亩均施肥100公斤,平均每年施用的化肥、农药约2.6万吨,农作物吸收量约为30%,剩余70%的化肥、农药滞留在耕地土壤中,逐步随地表径流及地下水渗透进入抚仙湖。对坝区5.35万亩蔬菜种植耕地实施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优化,预计每年可以就地削减纯氮约4500吨,削减纯磷约700吨,将从根本上解决径流区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的严峻问题。

  5月下旬,在澄江县龙街街道左所社区烤烟百亩连片种植示范基地里,烟农马育祥和10多个村民正顶着烈日,整地、打塘、起垄、移栽、浇水,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澄江县已经土地流转1万亩耕地种植绿色烤烟,和马育祥一样的烟农在澄江县还有很多。谢云涛告诉记者,原本这片耕地上都种植韭菜这类施肥量多的农作物,为此,澄江县将土地流转后耕地种植结构调整为仅限于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小麦、荷藕、蓝莓等生态、绿色、节水节药节肥型作物,鼓励水旱轮作。“不让化肥通过雨水流入抚仙湖。”。

  记者了解到,目前,抚仙湖径流区完成22个磷矿开采点生态修复和大坡头堆放磷石膏整改;制定抚仙湖径流区耕地休耕轮作实施方案,推进土地流转,最大限度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截至目前,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9920户,合同地块面积40982亩,交付土地35548亩,机耕面积12005亩。依托抚仙湖径流区土地流转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种植香根草约500亩,完成10000亩烤烟栽种,完成4万亩推广测土配方工作。全面推进径流区塑料大棚拆除工作,153户已签订合同104户;规模养殖加快退出,二级保护区999户已签订协议698户,一级保护区7户全部退出。

  治污成果显著,捷报频传。

  今年3月,玉溪市又启动抚仙湖综合保护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关停拆退、环湖生态建设、镇村两污治理、面源污染防治、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城镇规划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时代“仙湖卫士”八大行动,将继续从源头管控、面源防治、工程治理入手,加大截污治污,在供水补水上入手提升生态功能,在环境质量监管上推进“智慧抚仙湖”项目建设,制定流域休耕、轮作等实施方案。把抚仙湖保护治理不断推向深入,坚决遏制湖泊水质下降趋势,筑牢流域生态功能保障基线、水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

  眼下,徐霞客笔下的抚仙湖美景,正慢慢回归。

编辑: 李恒强
让抚仙湖重现徐霞客笔下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