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旅游日”(下) 要幸福
云南旅游助力美好生活
【背景】
5月19日,2018年中国旅游日云南省分会场活动在昆明启动。云南省分会场活动以“全域旅游,美好生活”为主题,以“新时代,新旅游,新获得;全域旅游,全新追求”为宣传口号。
【话题】
旅游正加速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选项。老百姓的旅游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云南如何适应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惠民措施激发旅游热情
“早上在广场上锻炼完身体,看到这里挺热闹就过来看看,才知道今天是‘中国旅游日’。”5月19日上午,今年的中国旅游日云南省分会场活动开场之前,昆明市民杜琼芬已经从现场的“旅游便民超市”里拿了好几份资料。杜阿姨说,自己现在退休了,时间多,就想跟姐妹们多出去旅旅游。在活动现场,她了解到了现在云南各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希望时间合适的时候约上朋友一起去。
在今年中国旅游日期间,云南全省16个州市将主办90余项主题宣传活动,推出110多条旅游惠民措施,旨在吸引更多老百姓加入到旅游队伍中来,营造爱旅游、爱生活、爱云南的浓厚氛围。例如,大理崇圣寺三塔、蝴蝶泉、天龙八部影视城等景区均推出了门票优惠活动。丽江市各旅游A级景区(点)、星级酒店、特色民居客栈、美食餐饮、乡村旅游接待点、等针对暑期旅游推出了“大美丽江欢迎您”优惠活动,并发布了“2018年丽江市旅游诚信指导价”,为游客提供参考。
除了价格上的优惠,服务上的便利也燃起了大家“说走就走”的热情。“5月18日至20日,可以免费乘坐西双版纳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机场至告庄西双景的‘机场直通车’。您还可以扫二维码了解更多关于直通车的信息。”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活动现场,西双版纳好行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茹志伟一直在忙着同来咨询的市民和游客交流。茹志伟介绍,“版纳好行”直通车包括基诺山寨、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中科院植物园等多个目的地,截至今年3月开通线路7条,线路产品18个,直通车不仅可以打通游客到达版纳后前往景区的“最后一公里”,也可以提供定制套餐等整套旅游服务。自去年7月开通以来到今年3月,累计发车1.38万班次,运载游客14.06万人。“我们有一个三四十人的艺术团,大家想边演出边旅游。”听完茹志伟的介绍,昆明市西山区一个文化艺术团的负责人当即和他互留了联系方式,并表示回去后会和艺术团的成员商量到版纳的行程。
内涵式发展带来新体验
来自山东的余鹏今年4月和家人去了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这是他第二次来云南旅游。“上次来时还不了解云南,所以就只像‘打卡’一样去了大家都会去的丽江、大理,这次就不一样了。”余鹏说,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去旅游都想玩点不一样的。在太阳河国家公园,他们一家参与了那里的森林体验活动,与小熊猫等动物进行了亲密接触。“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样的玩法,很有意思。”
“游客的需求已经大不一样。”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森林体验中心项目负责人李福辰说,从服务上看,游客希望“一价全包”的模式,即从落地云南开始到离开云南的整段时间里的打包式服务;从旅游内容上看,区别于常规旅游的深度游、特色游才是游客想要的。为此,普洱太阳河国家公园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从去年11月底开始推出森林体验项目,包括动物互动体验、夜游森林、手工写生作坊、茶文化体验等,目前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80%左右为外省客人。李福辰说,因为可玩的内容多了,现在客人大多会选择住1至2晚,还有来住半个月、一个月的,大家对森林体验活动都普遍好评。
更有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也是太阳鸟深度旅行总经理李东的感受。他说,近年来游客深入自然进行户外运动探险的需求上升,因此他们组织了在西双版纳雨林中的探险、皮划艇等多种活动,并根据游客需求,订制长度为1至7天不等的产品。这两年,他们接待游客的数量年均增长约10%,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不少客人通过网络了解了相关信息后慕名前来。“步入雨林,整个世界都活了起来。”一位参加完丛林探险的游客留下了这样的感言。李东表示,他们今年暑期还会针对性推出科普教育的项目。
“如果就近就能有适合带小孩去玩的地方就最好了。”昆明市民李小姐对旅游的首要考虑则是方便带着家里的孩子前往。根据这类亲子游客群的需求,今年4月,昆明花之城推出了“FUN星球”,这是一个包括“植物猎人馆”“海洋探秘馆”“丛林冒险馆”“星球帝国馆”“魔法剧场馆”五大场馆的亲子玩创主题乐园,以游戏、体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育启蒙。花之城负责人表示,希望多样的玩法可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让父母和孩子找到共同游玩的乐趣。
云南全域旅游共建共享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处处都好玩”逐渐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特点。今年3月举行的2018自驾游高峰论坛上,云南第三次当选自驾最佳目的地省份。当前,“一部手机游云南”不断推进,云南省将加快自驾游精品线路建设,为游客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对潘茂野趣庄园负责人潘为奇来说,全域旅游则意味着农旅双链协同发展。这几天,他正在忙着指导庄园里的农业生产,他盘算着,七月份开始,苹果和瓜会陆续成熟,到时候,瓜果既可以卖到市场,也可以留在庄园给游客采摘、品尝,或是做成创意产品。“省里提出的打造‘三张牌’跟我们有很大关系。”潘为奇说,他们把农产品的生态种养殖与农业体验、户外拓展、房车露营结合,庄园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食和玩场,游人不断。“客人反映,找个宾馆住,不如来我们这里好玩,尤其是城市里长大的娃娃对农业了解得少,来了之后都喜欢得很。”看着客人高兴,他也深受感染。有的游客建议他们增加例如父母和孩子共同采摘、烹饪的“亲子厨房”,潘为奇说,他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今后将设计出更受游客欢迎的玩法。
旅游带来的幸福感,也不仅仅在游客一端。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喊沙村接待游客40万人,当地村民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2016年增加了8000元。瑞丽喊沙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葛明盛介绍,截至2018年5月,喊沙村共有71户村民参加旅游经营活动,村里按照“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共建品牌”的机制,根据村民特长,组织成立了农副特产、民俗文化表演、农家乐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农家饭、乡村旅馆、手工艺品销售、民族文化展演,各种经营红红火火,村寨里300多人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村民收入节节攀升。与此同时,在旅游发展的带动下,村内道路、照明、绿化改善,特色民居得到改造,村民生活环境更宜人,吃“旅游饭”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在的好处。
记者:刘子语(云南日报)、关喜如意(云桥网) 李秋明(云南日报)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