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沧欢度美食周 不止有美味
4月29日,恰逢“五一”小长假,“世界佤乡・临沧佤山风情美食”旅游文化美食周在临沧市文化中心广场开幕。美食周上,临沧独特、多元、丰富的美食文化和佤乡风情相互映衬,演绎出一场临沧味浓郁的饕餮盛宴。远道而来的游客在美食周品临沧美食、览临沧美景、享临沧文化,开启一个充实而难忘的假期。
品美食:美食文化相得益彰
喷香金黄的佤王宴烤全羊、入选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云县柴氏手撕鸡、酸甜软糯的菠萝饭、晶莹剔透的傣族米粉、入口即化的牛扒烀,清凉解渴的柠檬水……是不是已经流口水了?今年的美食周,可谓是汇集了临沧市最具代表的美食,只需逛一次美食周,就可以吃遍临沧。
来自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原始部落至尊佤王宴展位可谓是精锐尽出,总共有25名工作人员参加美食周活动。“我们展销的是佤族人最正宗的美食,特别是烤全羊非常受欢迎,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8只。”领队李雄美说起自家的美食,显得非常自豪。“我们的烤全羊,在丽江美食节得过2次冠军,在昆明得过2次,在临沧得过3次。”除了烤全羊,李雄美和她的同事们还给游客带来了烤香猪、烤土鸡、烤鱼等美食,“放心吃,都是我们自己养的,保证健康、生态。”
在另一边的展位上,来自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傣族姑娘奉皓洁同样在忙碌不停。小米辣是傣族食物中最常用到的一味佐料,她一边守着展位,一边忙着摘小米辣,“客人太多,小米辣一会就用光了,我只能在这里不停地准备。”在展位的另一端,她的姐姐正忙着舂菜,长长的案板上摆放着各色美食:傣族手抓鱼、烤五花肉、牛干巴、豌豆粉、糯米饭、傣族米粉、马打滚……如果你觉得辣了渴了,还可以点上一杯酸甜可口的柠檬水,绝对是一种享受。
在临沧市文化中心的广场上,各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用传统手法酿制的美酒香味四溢,还有着极具边疆特色的文艺表演供你欣赏,来到这里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千万别撑着了”。
谈健康:中药养生异军突起
如果来到临沧旅游文化美食周,你光顾着吃吃吃的话,那么顶多算一个幸福的吃货;吃饱喝足之余,不妨来健康生活馆逛一逛,了解一下中药养生的知识,做一个既幸福又健康的吃货。
由临沧市旅游协会、临沧市临翔区中医院和临翔区生物产业办联合开办的健康生活馆,可谓是美食周上的“新人”。“今年虽然是首次参展,但没想到效果那么好,很多人前来咨询或者购买产品。”临翔区中医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伍沁苗向记者介绍,健康生活馆参加美食周,主要是向群众宣传中药养生知识,向外界推介临沧本地的中药药材。“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药食同源。其实大家平常也会吃到中药村,比如三七汽锅鸡、天麻炖鸡等等,只不过大家对中药的了解不够深入。”
“并不是生病了才要吃中药,中药的作用更体现在预防和保健方面。”来自云县中医院的张医生正在给前来咨询的市民讲解中药养生知识。“今年参加美食周,我们准备了很多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以保健为主。比如这个小孩的肚兜,里面有中药,可以改进孩子的肠胃功能。”在张医生身前的展位上,还摆放着他们医院自已生产的乌发防脱皂、各种中药香囊、养生花茶等产品,“这些产品,平时在医院以处方的形式销售,已经卖了5年,得到很多病人和群众的好评。”
助扶贫:佤香米饱含新希望
除了健康养生馆,农旅扶贫特色食品展位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为了增强宣传效果,工作人员还在展位上煮了一锅米饭供人品尝。“这种米多少钱一袋?”来自昆明的张女士被米饭的香味吸引过来,她拿起一袋佤香米向工作人员询问。
由临沧市农业局、临沧广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临沧市农业局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推出的优质大米成为美食周上的一个亮点。“我们走的是‘农户+合作社+公司+技术指导’的模式,农业局和农科所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合作社负责种植,公司负责包装销售。”临沧市广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怀明介绍,他们公司两年前开始转型,跟农户合作,以合作社的形式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现在,农户的种子有一半以上是政策资金扶持的,再加上经过技术培训,农户施肥等投入更加科学合理,最后的销售通过包装和推广,卖的价钱比他们自已销售更高。”康怀明算了一笔账,种植的成本降低,卖的价钱提高,综合下来,和他们合作的农户每亩地可以增加500-1000元收入。
“今年,我们打算打造4块有机米种植基地,并且在全市推广建设10万亩优质米基地。”康怀明说,今年来参加美食周,也是想借这个平台,把“佤香米”和其他的产品向外推广,让更多农户受益。
云桥网记者 陈创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