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倾力建设高品质文明城市
云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很不平凡。
2017年,省委主要领导曾严肃指出:“七彩云南竟然是没有全国文明城市的三个省之一。”
为此,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实现我省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在全省多座城市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领导到安宁调研时明确要求,安宁市要带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这是对安宁的信任,更是对安宁的鼓励和鞭策。
历史从来不眷顾不求进取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者,光荣属于执着奋斗者。
不负众望,摘取桂冠。
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新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安宁市荣登金榜,实现了云南省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
这是安宁市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与时代交响,与人民同行,不负全省厚望,勇于担当使命的真实写照,是安宁向全省各族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的安宁,城市更靓了,环境更好了,生态更优了,处处呈现着街道整洁、秩序井然、天蓝地绿、城美人和的景象。
荣获殊荣,安宁各族群众精气神再次迸发。然而,安宁人十分清醒,不醉于荣誉,不鹜于虚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追求卓远,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高位统筹 持之以恒志在必得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9年,安宁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18年驰而不息,接续奋斗,安宁以一以贯之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赢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收获真真切切的掌声。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历届安宁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昆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既定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统筹推进、狠抓落实,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有力的措施、更务实的作风,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举全市之力,集万众之智,终于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在成功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后,安宁市明确了由“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整体跃升的目标,也明确了建设高品质文明城市的理想与目标。
在集中创建的260多天时间里,安宁各级干部做出了巨大努力,付出了巨大艰辛,每位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在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执行力、战斗力上进行了一次集中检验。通过抓创建工作,我们的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安宁城市建设管理的短板在哪里、人民群众真正需要党委政府做什么、工作中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安宁的实践证明,通过抓创建工作,广大干部确实锻炼了品质,提升了自我。
在创文期间,安宁市各级各部门注重将工作落到实处,有效避免因“虚而不实”而导致市民产生“创建一阵风”等看法,干部队伍得到了极大锻炼。创建工作涉及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市民素质提升、公益广告宣传、城市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等方方面面,既要抓硬件完善,又要抓软件提升;既要抓实地达标,又要抓材料申报;既要抓全面部署,又要抓专项落实。
创建引领 活动丰富全民参与
安宁多项创建举措走在全省前列,奏响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活动的“交响乐”。
创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安宁市牢固树立“欲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的理念,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广泛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人签名”、“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礼让斑马线”、“烟头不落地”、“文明出行”、“文明养犬”、“厕所革命”等30多项“文明行动·礼仪安宁”主题活动,“礼让斑马线”在云南省率先蔚然成风,“所长制”引领“厕所革命”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建成首条“诚信文明经营示范街”,打造了诚信安宁品牌,树立了安宁人的良好形象。
有特色的公益广告宣传体系,使公益广告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安宁市在创文过程中探索出“三个三”的公益广告宣传路子,即“三个看得见”:外来人员一进入安宁辖区就看得见、市民推开家门就看得见、群众打开电视就看得见公益广告;“三个结合”: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与市民欣赏习惯相结合;三个基本内容:24字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明安宁、你我同行”、“24字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安安”“宁宁”吉祥物形象等内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公益广告推动形成了人人参与支持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建立志愿服务体系、招募志愿队伍、开展志愿活动、打造服务品牌,努力形成“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浓厚社会氛围。金方街道新村社区“有事找陈姐”“十送服务”“邻里守望”、阳光社区防灾减灾、洛阳池社区“爱心妈妈”和关爱留守儿童、连然街道宝兴社区“邻里学”“邻里情”“邻里乐”等一大批志愿服务品牌深受市民欢迎,成为城市随时随地可遇可见的感人场景。
路径探索 完善设施提升素质
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题中应有之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硬件软件齐头并进,安宁市围绕创建优美宜居、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组织实施9条主城道路和25条次干道的提升改造,使城市道路更加平整通畅;围绕城市“绿、亮、美”,实施主城区5个公园换装提升,使之绽放新姿成为安宁市民健身休闲的第一选择;实施34个公厕换装提升,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市民城市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安宁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利民惠民的宗旨不动摇,把创建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实施主城区6个片区7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极大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实施干部常态化包保社区解民忧除民困,全市98个无人管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公共晾衣架深受市民欢迎,成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管理样板;在昆钢片区实施38项整治项目,实现了老工业区的华丽转身,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交口称赞;规划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分期改造一批老旧小区、调整优化一批公交线路、党政机关停车场分时段向社会免费开放等10大民生实事好评如潮;指挥部开通的文明热线今年以来共接听市民电话1168个,梳理形成意见建议665条,办结率达96%以上,切实解决了市民生活中的难题,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创城满意率、支持率迅速上升。
组织实施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满意。规范化改造17个农贸市场,实现硬件设施提质、规范管理升级,市民称赞在安宁买菜就像逛超市;拆除违章建筑,取缔占道经营,规范停车秩序,治理“脏乱差”,“规范整治有序”成为安宁市容的常态;围绕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全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用餐、文明上网、文明办事,“我的城市日行无碍、夜眠无噪”,“吃得放心、行得顺畅、住得惬意、病得无惧、老得无忧”,“烟头不落地、安宁更美丽”这一美好生活愿景触手可及。
内涵拓展 彰显城市人文魅力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这是文明城市的要义。
一个城市的文明与魅力,决不仅仅表现在其整体规模和建筑风格上,更多也更主要地显现于这个城市折射出的精神特质。正是通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绝大部分安宁市民将文明行为、文明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支撑起安宁城市的整体文明形象,才为安宁的创建工作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深入挖掘安宁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培育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建成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恢复重建和有效保护了安宁文庙、曹溪寺、王仁求碑、永安桥、遥岑楼、楠园等一大批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加强对杨一清、朱培德、陈钟书、吕继周等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挖掘整理;率先建成云南省首家“乡愁书院”,“书香驿站”“社区书屋”“小区书社”进驻社区小区,成为安宁城乡一处处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多年来,安宁市委、市政府始终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为了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托举起每个市民的梦想,实现共同的理想与追求。只有将文明创建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结合起来,对照民意找不足、对照标准找不足、对照先进找不足,积极整改落实、回应市民期盼,才能真正让市民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才能让市民发自内心地自愿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形成全域共创文明的强大合力。
巩固提升 常抓常管永葆荣誉
摘取“金牌”后的安宁,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坚持追求卓越价值取向,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进一步提高“文明安宁”的辐射度,彰显“文明安宁”的美誉度。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一劳永逸,一旦创上就面临着‘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安宁市委、市政府领导清醒认识到,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崇高荣誉,只是文明创建万里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全市上下立足新的起点,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心态、确保不反弹的决心,更加自觉地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不断建立健全文明创建的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安宁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夺牌成功不易,保牌任重道远。为了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匾”焕发永久光芒,自去年以来,安宁市牢固树立“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从小事做起,落细落小、常管长效,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建立健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机制。包括主要领导抓创建常态化机制;督查指导常态化机制;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常态化机制;健全舆论引导监督常态化机制;法制建设工作常态化机制;诚信体系建设常态化机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常态化机制;文化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机制;政务服务智慧高效常态化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机制等25项全方位、多层次长效机制, 并通过25项机制,把建设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安宁市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实现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强建设,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得到长效巩固、提升。
为进一步保持创建热情,持续巩固创建成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今年以来,安宁市开展了“建设城市文明”金点子征集系列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调动市民的积极性,凝聚智慧、汇集力量,让市民参与到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当中。
“作为城郊结合部的一个社区,我们将从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秩序着手,进一步抓好文明城市的巩固提升工作。”社区代表段春林说。不久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讨论通过媒体平台,把安宁市不同领域的市民代表齐聚在一起,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探讨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安宁市在全市范围开展了“金点子”征集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市民为建设城市文明出谋划策,要聚集从专家学者到老百姓,从部门领导到具体工作人员所有人的智慧为城市的建设,为安宁的发展,为保持常态长效献计献策,提升市民荣誉感,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社会氛围,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
潮平岸阔风帆劲,扬帆筑梦新征程。安宁市委、市政府领导表示,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安宁市将击楫争先,破浪前行,继续谱写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的安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