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云南旅游市场整治1周年 | 行,自驾房车露营火爆
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施行以来,全省旅游团队游客量呈现下降趋势,散客愈发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此趋势下,作为旅游要素之一的“行”,也呈现出深刻的变化。
“最明显的感受是,自驾游、房车游发展更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参与企业越来越多。”谈起旅游市场整治一年来的变化,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会长陈捷深有感触:“散客增长直接带动了自驾游、房车露营的普及,目前自驾游客已占云南接待国内游客的50%以上。”他介绍,业界在其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全省40%的旅行社都推出了自驾游产品,自驾车、房车露营地遍地开花。
一年来,国内首个自驾游产业服务平台“悟空自驾游”落地云南,省旅发委与华晨汽车投资(大连)有限公司签订包含汽车旅游营地开发、旅游车辆租赁等内容的战略合作协议,云南在2018自驾游高峰论坛上第3次获得“自驾最佳目的地省份”的殊荣……“基于更加完善、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良好的通达条件、处处是景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云南正成为八方自驾游客的选择。”陈捷说,去年他接到关于咨询自驾游事宜的电话,60%都是省外打来的。“广东省自驾旅游协会在2017年组织了24个自驾游团队赴滇,重庆市自驾旅游协会把昆明作为重要的自驾游目的地……”
省政府去年印发的《云南省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中提出,大力发展自驾露营旅游产品,到2020年,完成100个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建设,培育5个连锁型、网络化租赁车公司,将10条省内自驾旅游线路、5条跨省自驾旅游线路、5条出境自驾旅游线路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品牌自驾线路。“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关企业把握机遇、乘势而上。云南建成一流自驾旅游目的地,前景可期。”陈捷信心满满。
自驾游、房车游如火如荼的同时,我省旅游客运受到团队量下降的影响较大。作为省内最大的旅游客运企业,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的旅游车发车量同比减少了一半左右。
“市场整治对我们既是压力,也是机会。唯有转型,才有出路。”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华光伟告诉记者,他们一方面继续认真落实整治措施,另一方面努力创新产品、调整经营模式。“根据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游客特别是散客的需求,我们整合资源,开发了‘旅游直通车+’产品。”他介绍,公司正在景区、酒店、汽车客运站、高铁站等游客集中区域建立散客服务中心,构建交通网络,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调整车辆规模、车型结构,并增加线上线下预订、销售渠道,与“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利用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门户的区位优势,加大跨境旅游线路产品投入。公司运营的昆明至老挝琅勃拉邦、万象的旅游专线,在今年一季度已发送16000余名游客。
旅游市场整治的一年,也是云南迈入高铁时代的第一年。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引客入滇”,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记者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全州2017年接待旅游者2225.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23%和60.32%。2018年的头两个月,该州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增幅分别达到55%和50%。
“这是近年来文山州旅游产品日趋成熟、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铁助推旅游业的结果。”文山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龙志鸿表示,他们抓住云桂高铁通车运营的机遇,结合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加强规划管理、完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项目、积极宣传营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龙志鸿坦言:“随着高铁开通,中高端游客人数增加,文山旅游业态老化、产品单一的问题也越显突出。传统的观光产品已无法满足现代旅游取向和消费需求,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他表示,全域发展、业态更新、产品换代势在必行,这是文山州未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云南日报记者 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