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新时代 昆明再出发

2018-12-17 11:11:07   来源:云南日报

  数读

  与40年前相比,2017年昆明市生产总值是当时的322.6倍,人均生产总值是173.3倍,财政收入是150.4倍,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是517.3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121倍、148倍

  2017年,昆明市拥有1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专利申请量(PCT)达175件

  近11年昆明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外贸进出口额共计698.23亿美元

  改革开放40年,谁是最成功的城市?

  2018年6月,根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40座城市当选“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城市”。其中,昆明是西部地区为数不多入围的城市。

  改革开放大潮中,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主题需要解答,而且正是这样的解答能力,决定着竞争城市的水平。因此上榜“最成功城市”,对于昆明具有特殊的意义。

  站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个历史性节点,昆明干部群众回首来路,汲取过往一次次奋斗的经验与智慧,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为这座城市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不断求解“昆明课题”

  回溯昆明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一些关键的“昆明课题”,而且在这40年里不断在时代维度上求解。这座城市之后的每一次突破,都可以看做是自我激发出的内生力量。

  寻找城市发展新空间:昆明作为云南唯一特大型城市,如何突破城市发展空间,突破旧有的功能格局,形成更强的中心城市带动和辐射能力?

  探路发展方式转型:在时代演进中,传统工业不断跌落。在坚定“产业兴市”道路上,昆明如何推动发展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型,不断地探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探索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调整“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命题,如何将传统的“管理思维”切实转换为“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实现?

  改革开放40年,围绕着这些具体的“课题”,这座城市一次次精彩作答,努力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正向一座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一座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一座开放包容的现代大气之城、一座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之城演变,勇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

  这是一个富有活力的昆明

  作为昆明改革开放的参与者、经历者、见证者,昆明市科联原主席、昆明市社科院原院长龙东林还记得,1976年,全市工业曾跌到历史低点,总产值相当于1966年。1977年全市职工工资年均599元,比1964年的628元还少29元。龙东林认为,“昆明是一个边疆省会城市,又是一个发展不足的城市,只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碍。”

  面对困境,1978年底,昆明工业企业率先进入改革的第一个高潮,对工业企业开始放权松绑,到1979年,全市多数工业企业都转亏为盈,工业经济进入全面恢复状态。1978年全市的GDP达到了15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较之1977年有较大起色,增长达50%。

  今天的人们,如果没有亲历,很难想象发展刚起步时体制僵化、物质匮乏、改变艰难。初步改革的巨大成效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2018年11月23日,昆明市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程连元与民营企业家们敞开心扉交流。他说,昆明市将把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如今,围绕高质量发展,昆明正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和产业能级都在根本性重塑。三次产业进一步优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都有全新布局和落子。

  活力还来自于城市空间的有效支撑。改革开放40年,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城市格局不断优化。2016年,昆明市委确定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后,这座城市从产业配置、交通优化、城市建设、管理细化等多个层级全面推进,坚持“全市一盘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功能布局,实现资源、要素、产业、项目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活力四射。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9.14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昆明

  昆明入选“最成功城市”,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特殊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昆明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进行经贸往来的陆路枢纽,尤其是中国对缅甸、老挝和泰国开放的陆路枢纽。

  独特的区位优势如何转变为现实发展优势,是“昆明课题”不变的节奏。配置资源空间越大,效率就越高,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云南也为中心城市昆明指明了开放的前进方向。

  “奔驰汽车和拖拉机都开上了高速公路,谁的机遇更大?”有人曾用这个比喻来形容昆明当下的危机感。面对新时代开放的重大机遇,昆明市迫切地把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出来。

  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昆明市制定的是一个全方位外向的核心框架,即“一个枢纽、四个中心、三张牌”,如今已呈现雏形。

  国际性综合枢纽有序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互联互通,还有安全可靠的区域性国际能源枢纽、便捷畅通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完备的国际通信枢纽、智能高效的区域性国际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建设经济贸易,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40年来,昆明市积极推进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昆明落户的境内外500强企业达53家,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昆明投资兴业。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深化区域科技合作与交流。去年,举办了“智汇昆明”2017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昆明峰会、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与创新协作论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与国际科技合作研讨会—中国科技外交官昆明行等活动,2018年启动了“金砖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昆明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建设金融服务中心,不断提高昆明市金融外向度。昆明外资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显现,2017年末,昆明9家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涉及全国、南亚东南亚等地区。金融机构“走出去”成效显著,人民币跨境交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建设人文交流中心,不断扩大文化教育卫生交流合作。昆明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2对、友好交流城市17对,结好国家遍及世界五大洲。自1993年,老挝、缅甸、泰国等7国相继在昆设立总领事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21个国家在昆设立签证中心。

  2018年第五届南博会暨第25届昆交会签约金额达8079.37亿元。

  新时代的昆明,正成为通达四海的友谊之桥、合作之桥、希望之桥。

  这是一个美丽健康的昆明

  健康美丽永远是相伴偕行。只要在这座城市漫步,整洁的街道、个性的建筑、园林般的绿化,健康时尚美丽的气息会轻易将你熏染。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昆明形成独特的“生态+时尚”的城市发展理念。

  这一切均是滇池污染后数十年反思、警醒的结果。如今“一汪碧水还复来”,滇池水质的变化倾注了国家和省、市30余年治理滇池的心血和努力。

  党的十八大之后,昆明市更是以昂扬的姿态打造一流的生态,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要牢固树立“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理念,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更将滇池治理推演到坚持生态环境视为最大的优势,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倾力守护碧水蓝天。

  昆明市以绿色规划规范绿色实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绿色发展有章可循。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离任审计制度等,在我省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的意见》《昆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同时铁腕治理、环保攻坚,解决突出问题。今年初,昆明市启动实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大力削减流域污染负荷,实现滇池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

  近3年来,滇池治理又有了明显突破。2016年,滇池首摘“劣Ⅴ类”帽子。今年1月至8月,滇池水质总体上升为Ⅳ类。今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10月份全国空气质量排名,昆明再次进入前十,位列全国160个城市第9位。

  “昆明蓝”“春城云彩”都成网红,“碧水蓝天、青瓦白墙”的城市风貌,都被作为活力密码创造性转化。依托良好的气候和生态优势,以及生物多样性资源,2016年昆明提出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发布《昆明市大健康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去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召开会议,同意在昆明建设昆明国家植物博物馆,同意设立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昆明这座“以改革开放而兴”的城市,惟有抱持“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和决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踏上“再出发”的全新征程,才能开启更为壮阔的逐梦之旅!

  记者:雍明虹 茶志福(云南日报)

编辑: 朱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