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国际创新产业论坛”享机遇话合作

2018-11-23 17:24:37   来源:云南日报

  11月23日,2018澜湄合作滇池论坛专题会议之一“国际创新产业论坛”在昆明举行。活动以“国际合作、互联互通、跨境经济”为主题,东南亚国家企业家、国际组织及商协会机构代表以及相关学者专家,分享“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澜湄合作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创新合作模式和实践经验。

  本次论坛由云南省东南亚南亚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指导。活动期间,进行了《中老经济特区联合运营》《东南亚南亚贸易和产业服务平台》《跨境人才服务平台》《跨境文旅产业服务平台和产业园》《东南亚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的签约。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樊晓博在致辞中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框架下,澜湄合作机制的建立与推进,是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创新和发展,是更具有现实性和活力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前景十分广阔。通过此次对话交流,推动区域产能合作和经贸融合。

  以“携手共进 多赢互利”为切口,泰国中华总商会泰中商务中心CEO谢华在主旨演讲中认为,“泰国4.0”战略瞄准创新改革与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步调一致,泰国科技集群与未来产业发展计划与中国有很多合作空间。同时,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强化区域制造业和贸易中心建设,机场、铁路、深水港、绿色社区等优先开发项目为中国高科技企业进入泰国提供了机会和优惠政策。

  中国双绿企业家理事会秘书长刘平田认为澜湄机制下云南产业创新要走出特色路。他说,立足文化,建立创新所需的资源会为云南的开放助力。文化传统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基因,茶马古道是云南特有的文化符号。“云南白药”“宣威火腿”“普洱茶”等云南创新的榜样可以分享给更广的区域和更多的人,并创造溢出价值。 吸引更多的资本到云南发展创新产业是当前的“着力点”,建议建立稳定、科学、可持续性的产业政策,促进技术革新,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让竞争激发活力。

  马中经济发展基金会会长、拿督许峻纬对马中务实合作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说,马来西亚人对中文的熟悉和多语言环境为马中合作带来了红利,比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建立,是中国知名高校走出国门办学的第一所大学,是双方教育合作交流务实合作的典型。“大型建设项目不是马来西亚的专有,马来西亚希望与中国共享新时代、新机遇 、新商机。”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邓雁特别介绍了CLC(社区学习中心)国际合作在推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的作用。目前,CLC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儿童群体、幼儿园已建成5个点,发挥文化知识普及、扫盲、健康卫生教育等功能。基于学术经验,CLC也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学术交流和探讨。“中国有好的经验,可以输出,他国有好的模式也可以分享给我们。”邓雁说,希望建立学习型的社会和创造终身学习的机会,希望与各国共享。

  记者:王欢(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