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西畴:“5分钱”清洁村村寨寨

2018-09-25 17:57:04   来源:云南日报

秀美山乡 通讯员 吕德仁 摄 保洁员正在打扫卫生 通讯员 徐彩娟 摄

  盛夏的西畴,村村寨寨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生机盎然,错落有致的房屋各具特色,干净整洁的村道连接着各家各户,在田地里忙着种庄稼的群众有说有笑,行走在村子里,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这是西畴县制定实施“5分钱”工程取得成效的真实展现。

  “5分钱”办了实事

  西畴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大力弘扬“西畴精神”,以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的优良作风,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宣战,创造性地研究出台了“1+4+N”扶贫政策体系,即:1个主导政策是西畴县“10条脱贫路径”政策,4个配套政策为“两不愁三保障”政策、人居环境提升政策、“5分钱”工程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N”是指各个行业扶贫政策。

  今年以来,西畴县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积极探索实施了“5分钱”工程,把解决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村内就业岗位,拓宽贫困群众脱贫新路子,通过花小钱,办大事,实现了推动精准脱贫和提升人居环境双赢。

  按照党政推动、村民自治、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制定实施的“5分钱”工程,就是每人每天缴费5分钱,1年缴费18元钱,作为村集体卫生保洁费用。由村集体聘请人员具体负责开展卫生保洁,30户以下村小组聘请1位,30户以上50户以下聘请2位,50户以上的聘请3位。县级财政分3个档次按照以奖代补形式进行保洁费用补助,即:30户以下村小组奖励200元/月、30至50户村小组奖励300元/月、50户以上村小组奖励400元/月,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支付保洁员工资,由乡(镇)政府组织兑现,奖励资金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由县扶贫开发局筹集划拨。计划在全县提供1000个以上就业岗位,带动100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在家就业增收。

  “5分钱”助农增收

  “有‘5分钱’工程的帮扶,我们家又多了一份收入。”6月刚被聘为兴街镇拉孩村委会对门村卫生保洁员的苗族群众侯廷兰,合计着自己每年又增加4074元的工资收入,脸上乐开了花。

  侯廷兰今年已有61岁,她的丈夫因长年患病多年前已被纳入低保,而她刚当家的儿子又因疲劳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全家6口人的生产生活重担全压在了侯廷兰和儿媳身上,家庭生活开支、孙子读书、看病抓药等费用……这个家庭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艰难,2015年,侯廷兰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教育扶贫政策、健康扶贫政策等扶持下,先后实施了危房加固工程,补助了3头能繁母猪;病愈的儿子在2017年被聘为护林员,年收入8000元。心存感恩之心的侯廷兰主动向村委会提出为村里义务打扫卫生,以回报给予她家的帮扶,她为村里打扫卫生已经有3年了。今年,一直有烤烟种植经验的侯廷兰家还发展了20亩烤烟,在国家的帮扶带动下,她家的收入渠道多了,日子也逐渐好起来。

  兴街镇拉孩村委会在脱贫攻坚方案中明确,要把“5分钱”工程作为一项贫困群众脱贫的收入保障,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在村内上岗,实现务工增收。目前,拉孩村委会18个村小组收取群众自筹保洁费用2.9万余元,聘请的21名村内卫生保洁员均为建档立卡户并已全部上岗开展卫生清扫工作,实现“5分钱”工程全覆盖。

  “我家儿媳妇被聘为保洁员,是村委会给予的照顾,我们一家人会遵守村里的卫生管理规定,按时完成卫生清洁工作的。”刘丕光家有5口人,儿子刘承勇和儿媳薛家秀均患有残疾。2017年7月刘丕光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人享受了社会保障脱贫政策并被列为集中安置户,安置到离村子有5公里的兴街镇上江鳅洞集中安置点,他家向亲朋好友借了1万元,交纳了自付部分的资金,两个星期前抽号认房分得了1套房子,全家人惊喜万分。

  “今后搬到新家,平时在镇上打点零工。星期一、五就骑着摩托车来拉孩村扫地,也顺便来照管山上的5亩茶叶地。”对今后的生活,刘丕光有了新的打算。

  蚌谷乡加保村有200多户600多人,由于人口众多,公共区域面积大,卫生清扫需要大量劳力,村里就采取公开竞标来选聘,最终,刘丕升获得了这份工作,每年可以收入9000元。

  西畴县召开了县、乡、村动员会,多次召开群众会宣传“5分钱”工程政策,让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形成村规民约,实现村内卫生清扫制度化、运行管理规范化,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等问题。截至5月底,通过宣传发动,全县有803个村小组有意愿实施“5分钱”工程,已有273个村小组收取群众自筹保洁费用66万余元,聘请保洁员424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6名,县财政已投入536万元以奖代补资金。

  “5分钱”美了村庄

  走进西畴县柏林乡柏林村委会老克田村,入村的那条水泥路宽敞干净,村里新建了许多房子,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净卫生,水田里村民正忙着栽种秧苗。

  全村有47户184人的老克田村,多数年轻劳动力都常年在外务工。村里制定了详细的村规民约,组织每户群众每周打扫村内道路,已经坚持了10多年。村长正世春介绍,村民希望实施“5分钱”工程的意愿很高,全村群众都交纳了保洁员费用,聘请的2名保洁员已上岗开始工作。

  2006年以来,老克田村结合“美丽庭院”示范村,每户每年交纳100元,作为1.2公里进村水泥路的卫生维护费,承包给村里的2名保洁员清扫,而村内卫生分片区由各户村民维护,至少一星期打扫一次。

  老克田村把卫生管理、保洁、监督和考核规章制度形成全村的村规民约,村民渐渐的爱干净了,村民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村里的矛盾少了,家庭和睦了,邻里纠纷也少了。2014年,全村被评为州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现在村里不但组建了文艺队自编自演节目,还组建了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维护巡逻村里面的安全。

  西洒镇瓦厂村委会汤谷村,2017年9月,村里的76户群众中就有70户按每年100元的标准自发集资,村内卫生承包给10位文艺爱好者,以解决他们开展文艺活动时的一部分经费开支。今年开始实施的‘5分钱’工程,政府每年要补助近5000元的卫生保洁费。

  据西畴县蚌谷乡宣传委员李娜介绍,在保洁员聘请过程中,各村优先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担任保洁员;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小组,优先考虑聘请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户家庭成员为保洁员。目前蚌谷乡全乡共收取72个村小组保洁费共计13.8万多元,聘用保洁员17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8人。

  “5分钱”工程的实施,既解决了西畴县部分群众村内就业,在家增收的问题,拓宽了贫困群众脱贫新路子,又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小组脏、乱、差的问题,特别是村内环境卫生得到有效解决,改善了人居环境。

  记者:张登海(云南日报) 通讯员:陈明凯 徐彩娟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