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云南,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儿时,听老师分享在外省上大学的感受:同学们普遍对云南的印象是“原始”“野蛮”“骑大象上学”……
年少无知的我们,对于老师的话语只是一笑而过。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老师的话言过其实,亦或许是那时外省的朋友对云南的“误解”太深。
后来,我也到了北方上学。当与同学提及云南时,同学脱口而出的便是“美”“梦幻”“风花雪月”“向往”等之类的词。甚至有同学为了更了解云南,来云南旅游而主动和我做朋友。那时,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我内心充满自豪。
小时候,生在农村,长在山里,也就更亲近大自然的美。
那时候,村庄很小,道路没通,所拥有的是大自然给予的一切,背靠青山,面向绿水。学校门前同学们一起玩乐的小河,走在山里偶遇的野鸡、野兔,夏季山里随处可见的青头菌,碗里常有的野菜山药……一切的美都是如今内心深处最快乐、最亲切、最柔软的记忆。
长大后,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也就更怀念大自然的美。
姐姐在外省,经常打电话让我给她邮寄吃的,也经常说去了好多省份发现最美的还是云南。我想,倒不是因为外省的食物难吃而怀念家乡,只是因为那份抹不去的“乡愁”。
前些年,因为过度开采、砍伐、放牧,村庄的清流小溪已成为逝去的记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那个我记忆里的农村也逐渐消失,美丽的景观也远去。
因为“乡痛”,人们总会意识到错误,也会找到重寻美好的途径。
初中毕业后,就很少回家。十年后,过年回家,虽然依旧寻不到小时候玩乐的小河小溪,但后山的风景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十年树木,密密麻麻排列,又何尝不是一种壮观。听叔叔阿姨们说,因为保护生态环境、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没有人再进山砍伐,更没有人毁林开荒,山里的树长大了把从前的山路都封闭了呢,现在野鸡、野兔不少,进山常能看到。
“昆明、大理、丽江”可以说是云南的代名词,虽然其本身无比的美丽、梦幻,但也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才使得它们被全中国乃至世界熟知。作为旅游城市,它们承载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相比而言,我更喜欢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因为,它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需要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更需要千千万万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
在云南,好山,好水,好风光。我认为,拥有原来的“绿水青山”还远远不够,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还需要我们用双手播种绿色,用心呵护绿色。
云南,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徐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