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听“大咖”们说云南情
这里百鸟清唱、繁花盛开,从梅里雪山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能看尽云南四季风景。《诗的远方 梦的故乡》描绘了上面的场景,而在其中的人物,则用各自的精彩生活,丈量云南的美好。
指挥家李心草——
旋律开始的地方
“音乐没有国界,但是音乐人有故乡。故乡,是旋律开始的地方。每一次与音乐相遇,都是与故乡重逢。”著名音乐家、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说。
作为从云南走出去的音乐家,他对云南的回忆,主要停留在1980年至1988年之间。“总会留下些特别的习惯,无论走到哪儿,我始终有云南人的饮食习惯,天天吃米线也不觉得烦。”
这些年来,李心草的足迹遍布全球,率团赴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演出,获得无数掌声,但依旧心系故乡。为了拍摄《诗的远方 梦的故乡》宣传片,李心草特地从外地赶回来,在滇池边拍摄了两天。他说:“我曾带领国家交响乐团来云南演出过,他们都很喜欢云南。
画家叶永青——
故乡是美丽而忧愁的
著名画家叶永青生于昆明,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打趣地将自己和身边的这群艺术家称作“云归派”。
“云归派”,一般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上广工作和生活,时常到云南这个后花园享受自然舒适的慢生活。不同于候鸟式的“云归派”旅人,叶永青口中的这群“云归派”,他们的故乡在云南。
无数次返滇又走出,叶永青把云南当作一把尺子,丈量走出去的路程。即使漂洋过海,但故乡云南始终是心中的“白月光”。他说:“画树叶,画云朵,画天上的飞鸟,画来画去,还是画自己心里的云南。”
诗人晓雪——
云南,诗就在脚下
在云南诗人、文学评论家晓雪看来,云南是诗的沃土,诗就在脚下,诗就在生活中。云南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和民俗文化的地方,每一处风景,都能带给人别样的灵感。
许多作家的根和血脉都在故乡。“我跑遍世界上很多地方,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景写诗,但情感最为深沉的诗,都用来抒写大理的苍山洱海了。”
晓雪说,他从小生活在苍山洱海的怀抱之中,常常在外祖父家小花园的花台上远眺美丽的苍山洱海,踏着月色在乡间的小路上漫步,到洱海边静听海风飘来的白族民歌。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晓雪有了到北京《文艺报》工作的机会,但为了创作自己喜欢的诗歌,他还是选择回到云南。
法国来的“老昆明人”——
结缘,从滇越铁路开始
“我1998年就来昆明了,是老昆明了!”在昆明生活了二十年的裴逸风,虽然从法国来,但一口中文说得非常流利,对于昆明的老故事,他甚至比许多土生土长的昆明人更熟悉。
自从研究滇越铁路之后,裴逸风收藏了大量的云南老照片,在昆明、大理、红河等地举办过多次展览。他还参与了云南艺术学院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终将消失的印迹——滇越铁路影像纪行》专题摄影展项目,该项目反映了滇越铁路云南段铁路沿线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建筑特色、风土民情及服饰文化,记录着一百年的沧桑岁月。
“要做好滇越铁路的保护工作,必须关注和尊重历史文化,这样,还能为研究铁路制造的工程师们提供帮助。”裴逸风说。(选自云南网“我为美丽添光彩”征文)
记者:张蕊 龙彦(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