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八方游客共话云南美

2018-07-27 11:05:46   来源:云南日报

  7月,当全国不少地方进入“烧烤”模式的时候,云南的清凉引来了八方游客。他们心醉云南,并对云南正在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满怀期待。

  “才踏入腾冲,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植被以及清澈的河流所散发出‘原生态’的味道就抓住了我的心。”在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里,贵州游客徐莹莹激动地按下快门。徐莹莹说,体验回归自然、绿色和谐的生态魅力是选择到腾冲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在3天的旅行中,她走过了北海湿地、腾冲热海景区、云峰山、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一路上满目绿色令她心醉。

  在徐莹莹看来,进行良好的保护,才能让这片“生态之美”得以延续。同时,通过生态与旅游的融合,可以为自然生态保护注入新活力,吸引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共享云南美。

  干净的街道、清澈的水质、整洁的绿化……这是山西游客常万清一家对大姚的印象。常万清介绍,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几乎每年都要来大姚,也见证着大姚的环境变化。“大姚县妙峰山有‘浓翠如在图画中’之景,如今这片翠绿也被搬到了县城里。大姚城中的大姚白塔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城边的古村落也别有一番韵味。”说起大姚,常万清一下就举出了好几个例子。他说,有望得见的山、看得到的水,自然、人文、城乡协调发展,大姚县的整体环境会更具吸引力,更加“宜居”“宜旅”。

  碧波阵阵荡漾,成片的水草随波飘舞,荷花塘里点点红花莲吐幽香,荷花塘的那一头,是连绵起伏的小山包,层峦叠翠,绿意盎然。泛舟普者黑,兰州游客刘筱晨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幅山水画卷中。刘筱晨之前去过香格里拉、大理、丽江,今年7月的普者黑之旅,是她第4次到云南。“第一次来云南,觉得这里的山水风景再美也不过只是存在于滤镜之中,可是来到这里以后,我拍照的手就从未停过,完全不用加滤镜,随便一拍都宛如仙境。”云南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民风令这个西北妹子念念不忘,于是,她一次次“回到”云南。

  “这次来到普者黑,我又收获了新的‘惊喜’。”刘筱晨说,她发现云南还有很多的美景值得去探索,希望云南的青山绿水得到保护,将来还计划带着父母一起来旅游。

  说起云南的美,南京游客何静娴也有自己的感受。何静娴大概5年前来昆明、丽江和大理旅游。今年,她选择来昆明小住了几天,还去了普洱。“这次来变化真大。”何静娴说,滇池附近的景色让她印象深刻。“海埂大坝修建得很开阔,方便人们散步休闲。滇池的水质有了改善,我还听说滇池周边有很多湿地公园,还可以骑车环湖,昆明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对于普洱,何静娴的印象则是:小而美。“普洱城虽不大,但布局、绿化都很舒服。”在普洱旅游时,还专门学了普洱茶和咖啡的知识,和昆明比起来是另一种风情。何静娴说,云南各地都有各自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特色,希望可以突出特点,展现不同的美。

  “这和我想象中的中国农村完全不一样!”7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约旦留学生米亚和同伴一起,来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庆福村的东山村民小组,这个易地搬迁的傈僳村寨颠覆了大家对中国农村的传统印象。

  2015年底,国家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东山村民小组抓住这一机遇,历时14个月,完成了安居房建设、基础设施强化及产业布局。“房屋规划整齐,院子鸟语花香,瓜果挂满枝头!”米亚和同伴们描述着眼前的东山。只见房屋沿坡而建,每一户人家院子的布置都透露着主人的喜好:有牡丹“跑出”篱笆,有多肉植物拼盘造景……还发现村里正在规模化种植蓝莓、车厘子以及中草药。当了解到当地已经在开展农旅一体、产村融合的发展模式时,大家不由得感叹:村寨风貌宜人、村民致富有道,云南的乡村一定会越来越美。

  记者:刘子语 舒文 王欢 李吒(云南日报)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