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南博故事”——写在第5届南博会举办之际(下)
王志谦 摄
6月,万物并茂、万花齐放。生机勃发的昆明,即将迎来参加第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简称南博会)、第25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昆交会)、第1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的四海宾朋。
南博会是中央赋予云南的一项历史使命,是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办好南博会有助于我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周边外交、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今年南博会展览展示面积约19万平方米,约设8500个标准展位,境外企业布展面积占比超过40%,规模为历届南博会之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昆交会25年、南博会5年的特殊时间节点。当第5届南博会临近之际,我们都期待:今年的南博会继续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唱响“融入‘一带一路’、促进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为云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带动南博会参与各方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合作新天地,为中国改革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南博故事”。
更紧密,老朋友相聚
历史上,高耸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没有能阻挡雪山南北两麓民众交往的热情。今天,南博会串联起了中国、南亚这两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将两地人民的心拉得更近。说起南博会、昆交会,很多南亚朋友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仲夏之际不可辜负的“约会”。对于云南人来说,南亚朋友可谓老朋友了。
“我们认为只要在云南举办的国际性展会,那就是最棒的展会,是值得参加的展会。”斯里兰卡当地进出口组织的一位负责人,几乎参与了每届南博会,在与云南展会招商招展团队洽谈时这样说。
2017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5届南博会暨第25届昆交会推介会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表示,巴基斯坦一直积极参与南博会和昆交会,且参与规模每年都在扩大。通过平台,希望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南博会、昆交会,密切了云南与南亚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上世纪90年代,从事南亚研究的学者,通过展会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研究课题中涉及国家的民众们带来的新奇商品;现在,不少南亚地区的知名学者,前来中国访问时,常选择专门经停昆明,倾听来自云南的声音,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
今年,在南博会和昆交会期间,商务部、外交部和省政府将共同主办第1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论坛旨在构建中国与南亚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政策对话、经贸投资、人文交流与知识经验分享新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此论坛也是中国首个面向南亚国家的政府间合作论坛机制。
今年展会期间,还设置了中国云南省与印度西孟加拉邦(K2K)合作论坛第十二次会议、中国—印度贸易投资推介会等多场与南亚相关的会期活动,搭建了双方多个领域的对话平台,不断巩固云南与南亚合作的基础,创造共同繁荣的新机遇。
更开放,新朋友相遇
站在新起点,展现开放诚意、敞开开放大门的南博会,也正吸引除了南亚的“老朋友”之外,更多“新朋友”走进云南。
数据是最客观的说明者。2013年,首届南博会暨第21届昆交会举办时,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展位数2400余个,境内外参展企业2100多家。今年,则共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企业确定参展,展位约8500个。
通过各项会期活动的设置,也可以感受到云南更开放的胸怀。2013年,中国—南亚智库论坛首次成为首届南博会暨第21届昆交会的会期活动。2017年,该论坛更名为“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意味着活动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陈利君作为论坛主办方的一员,幽默地说,因为南亚东南亚智库的参与热情实在太高,现在都不敢将论坛邀请函发布在网络上,基本是定向发邀。因为参与人员不断增加,从2013年至今,论坛已经更换了3次场地。每年都需重新选择会场,也成为一个“甜蜜的烦恼”。
更开放,涉足领域也更广阔。云南-南亚东南亚教育合作论坛、中国—东南亚商务论坛、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互联互通专题会议、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暨澜湄艺术节、中国-南亚博览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商务、教育、旅游、基础设施、人文交流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从各个方面夯实着合作基础,丰富着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陈利君说,不同于以往,今年的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结束之后,将汇编各方的论文和观点,也非常欢迎媒体前去采访各国参会学者,倾听他们的意见。话语中,折射的是更自信、更开放的姿态,也彰显出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南博会魅力。
更精彩,新发展提质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更精彩的南博会将更务实地助推云南对接先进技术和市场,助力云南进一步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云南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刘琪琳介绍,今年南博会的19个展馆设置,更多地思考了与重点产业、前沿产业的结合,助力传统、支柱、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其中,新材料馆将围绕产业链、产品、项目、企业“四要素”,突出展示我省打造“绿色能源牌”提出的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等产业。
云南省更清晰地布局,要将南博会办出效益,推动南博会上汇集的各类要素与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相结合,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展会期间,我省将按照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的战略部署,向境内外客商推介95个省级重点项目,实现各方需求的有效对接。
今年的展会上将设置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馆。近年来,云南在生物制药、生物疫苗、3D生物打印等前沿领域已有一定积累,基本形成了产业链。此次在南博会上将展示相关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助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在重要会期活动之一的第七届云台会的筹备工作中,可以感受到更精彩更务实的气息。云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朝德介绍,今年云台会期间将在昆明、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地,围绕农业、大健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装备制造和机电等领域,开展产业对接会。
在坚持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全市场模式的同时,本届展会积极推动实现“大而全”与“大而专”的结合,19个场馆中专业馆占比5成以上。专业馆的设置,进一步促进商品、资本、人力资源等要素的流动。此外,南博会执委会通过“品牌运营+资源整合+价值变现+多方共赢”的方式,拓展展会品牌授权、媒体、广告、场地、服务等品牌运营的新空间,市场化运营实现新突破。
盛会脚步临近,仿佛再次带来了印度洋海风的气息,带来了各国朋友共同逐梦发展的新希望。站在新起点,紧紧围绕辐射中心定位,云南将努力办出南博会的品牌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助力云南对外开放再上层楼,助力区域发展更加繁荣和美好。
记者:韩成圆(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