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在昆发布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国率先发布《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
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度高原地带,境内高山耸立、峡谷深切、地势险峻、江河纵横,高原湖泊星罗棋布,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76.4米。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各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云南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研究表明,云南是全国生态系统类型最丰富的省份。
过去两年,云南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省级名录,本次评估在《云南植被》《云南森林》的基础上,以云南省分布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现有资料和数据的整理整合,补充近年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建立了云南省生态系统多样性数据库;采用综合分析和专家审核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整理形成了《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年)》,共收录了从热带到高山冰缘荒漠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共计14个植被型,38个植被亚型,474个群系,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准确、最系统、最权威反映云南省生态系统多样性基本信息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高正文介绍,本次发布的《名录》是全国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生态系统研究成果,也是全国第一个公开发布的生态系统名录。比起之前,进一步丰富了云南的自然植被类型,对有关成果作了修正和补充,删除了《云南植被》中的“湿润雨林”亚型,同时对热带季雨林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订正。整合了沼泽化草甸和水生植被作为湿地生态系统,还评估分析了每一类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受威胁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本次评估反映出云南省生态系统结构和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也面临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林面积减少、石漠化问题严重、过度放牧造成草甸退化、外来物种入侵、部分地区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功能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
之后,云南将着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统筹治理,系统修复。健全云南生物多样性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监督检查专项行动。
记者:关喜如意(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