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抢救再“提速” 首台移动CT卒中救护车落户云南
“移动CT卒中救护车上的移动CT可以精确地为患者确诊,在救护车上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5月17日,西南地区首台,全国第二台移动CT卒中救护车正式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启用。
据了解,“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在我国,脑卒中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且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卒中患者在发病4.5-6小时内实施静脉溶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主要手段,因此,患者的入院到溶栓时间至关重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内科主任钟莲梅教授介绍,卒中起病急,抢救工作更需要争分夺秒,静脉溶拴治疗必须在时间窗3—4.5小时内实施,介入治疗前循环梗死需要在6-8小时内,后循环需在24小时内进行。
移动CT卒中救护车搭载了最先进的移动式CT、快速检测凝血设备、心电图、超声检查等急救设备、远程放射交互模块、头戴式视频会诊系统等设备,以及救命的溶栓药物。进行卒中患者评估和静脉溶拴治疗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患者在车内可以马上进行CT扫描,采血化验,如果符合治疗标准,在救护车上即可进行静脉溶拴治疗。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台移动卒中单元救护车在16分钟内接诊患者的几率为75%,可覆盖超过100万的居民,使更多的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相当于抢救工作由院内转移到了院外,让患者就诊过程“提速”、治疗关口“前移”,不仅赢得抢救的黄金时间,更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移动CT卒中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有16名,他们将24小时待命。市民在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救护人员会根据市民的口述患者症状进行判断,如果是脑卒中的病症,将第一时间联系移动CT卒中救护车同时赶往急救现场。
此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与全省90多家基层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了专科医联体,医院将利用医联体平台,在人力、财车、物力以及设备上全力支持在全省开展高危人群筛查,探索更好的慢病管理、慢病治疗、慢病防控模式,实现构建卒中筛查网络体系。
新闻小贴士:
如何发现脑卒中?有这12个症状要注意了:
一旦出现睡不醒、眼前发黑、爱忘事、口眼歪斜、站立头晕、流口水、走路跑偏、看东西重影、晕倒、手脚无力、突然头痛和眼皮突然耷拉这12个症状,就应该及时鉴别是不是脑卒中,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预防脑卒中?
大部分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很有必要。高血脂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对预防脑卒中都是有益的。
记者:关喜如意(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