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故事】“红茶小伙”弘扬传统工艺

2018-05-09 09:50:15   来源:云南日报

  春回大地,素有千年茶乡美誉的昌宁县到处春茶飘香。走进温泉镇松山村路边的一个茶叶初制所,一排竹篾编成的小烘笼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正在旁边忙碌着,红茶香气从小烘笼上慢慢散发。

这个正在忙碌的年轻人叫李建勋,是松山村的大学生村官,他正在用小烘笼烘制传统红茶。李建勋说:“松山村是一个茶叶大村,茶叶的实际种植面积已突破两万亩。自从来到松山村工作后,我就一直在思考着茶叶的发展。有一次,一个外地客商来松山看茶,无意间说起他喜欢用传统工艺制作红茶,但市场上很难买到。他的话让我受到了启发,于是,就开始探索制作传统红茶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就有了现在用小烘笼慢火烘制传统红茶的方法。”

出生于1992年的李建勋自小生活在昌宁县城,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因从小生长在茶乡,骨子里有着对茶叶深深的爱。于是,他在校期间,选修了茶学、制茶、茶艺等专业课程,并获得了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员等资格认证,没想到这业余爱好反而成了他融入松山村的“敲门砖”。松山是一个山区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茶叶。自2015年11月到松山村工作以来,他始终把自己“泡”在茶里,从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将新理念新技术传播给茶农。

为了能做出地道的传统红茶,李建勋走访了许多当年制作红茶的老茶人,咨询了许多茶叶专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种小烘笼,是传统工艺制作茶叶用来烘干使用的,近些年来已很少有人使用。今年,李建勋为了制作传统红茶,重新把这些老工具变成“新设备”,开始尝试制作传统红茶。

李建勋说,“在一天村里,就要当好一天村里人。在松山,我会不断探索,与大家一起努力提升茶产业效益,让茶这个传统产业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通讯员:吴再忠
 

编辑: 陈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