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将于今天率团访华 中美可以期待什么?
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将率美方代表团于3号至4号访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与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交换意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号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通过磋商妥善解决分歧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华春莹说,中美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通过磋商妥善解决分歧、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的大局,无疑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期待,对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稳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虑到中美经济的体量以及关系的复杂性,指望一次磋商来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不那么现实。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美方抱着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大局的诚意而来,抱着相互尊重、平等磋商、互利共赢的态度而来,那么双方的磋商就是建设性的。
从之前的贸易摩擦一度升级,到美国主动派强大阵容来华磋商,这是中国以坚定的意志、毅力和强大的实力坚决抵抗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的结果。美方此次派出包括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总统经济政策助理库德洛等多位重量级人物的代表团,也显示出美方对中美贸易的重视和对磋商的期望。
不远万里主动来华磋商的背后,美方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面对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举措,生怕自己搭不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快车,分享不到中国开放的红利和市场“大蛋糕”;国内农民、工商业界的多重压力,以及动不动就上蹿下跳的股市等一系列影响中期选举的因素,恐怕都会成为美方主动来磋商的原因。
既然抱着诚意来了,想必也是希望能在达成协议上取得进展。要看到,这不仅是一次两国之间的谈判,更是一场多边主义对单边主义、自由贸易对保护主义的谈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于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如果不从自身找原因,继续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不停地拿贸易逆差、知识产权等所谓的理由说事,一味高举“制裁”大棒,最终不仅会破坏磋商,而且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备受瞩目的中美贸易磋商即将开始,这似乎给一段时间以来紧张的中美贸易摩擦带来一丝转机。不管怎样,谈总是件好事,中国谈判的大门一直敞开,只是谈要有诚意、有原则、讲规矩。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是中方一贯的立场。你来谈,我与你谈,中方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你认真地谈,但美方也要拿出谈的诚意来,而不是漫天要价、强买强卖,谈判应是努力寻求双方最大公约数。
对于可能的结果,我们已经做好了全方位的准备。美方说,如果谈不成就继续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对此,中国不会妥协屈服,言必信,行必果。正如此前我们一直以来的强硬反击,继续将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执行下去。贸易战若开打,中国难免也会吃亏,但中国有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巨大的国内市场作支撑,有国际社会对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支持,更能打持久战。到时候只怕美方是损人不利己,遭殃受苦的还是那些美国的农民和企业家们。
就在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高级别代表团访华、与中方就中美经贸问题展开磋商之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前几任美国总统的经济顾问在内的超过1100名经济学家,给总统特朗普写了一封联名信,对其高关税的贸易方式提出警告。
信中的许多段落是直接引用了1930年经济学家给当时的美国政府发出的一封信,那封信警告美国不要实施保护主义措施,但却并未被国会采纳,仍然通过了1930年关税法案,成为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的贸易战的关键因素,加之当时的美联储在经济不太强劲的情况下过早加息,加剧了大萧条,最终导致那场以关税为武器的战争演变成了生灵涂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的这封经济学家联名信会在5月3号公布,美国媒体披露,经济学家们在信中说,“国会在1930年没有接受经济学家的建议,结果全体美国人都付出了代价”。“自1930年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贸易现在对我们的经济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经济学家们在信中说,“我们相信增加保护性关税是一个错误。一旦实施,总体来说会提高美国国内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伤害’大多数民众”。 “很少有人能从中获益”。信中还说,建筑,运输,零售,银行,酒店,公用事业和其他专业人员在关税战中是“明显的输家”,对农民的伤害则是双倍的,他们要为进口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他们的出口又会受限制。经济学家们在信中敦促美国政府,要考虑到高关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给美国的国际关系带来痛苦,而且关税战不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美国媒体分析说,美国经济正处于有史以来第二长的扩张时期,经济学家们的这封信发出时正值特朗普政府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前往中国进行旨在避免贸易战的磋商,而且美国也在考虑是否永久豁免欧盟等经济体钢铁和铝的进口关税。但这些最新变化没有从本质上消除人们所担忧的不确定性。